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经方 » 伤寒总论

从内外因结合看伤寒的发生和发展

万友生
万友生

伤寒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外因作用于内因,引起邪正相争,导致阴阳失调的结果。

先从伤寒疾病的发生来看,例如:

(1)同一伤寒发病,为什么有的病“发于阳”而现“发热恶寒”,有的病“发于阴”而现“无热恶寒”?这显然是由相同的外因作用于不同的内因所致。即:病人内因阳盛(如阳脏之人),伤寒外邪入侵,体内正阳奋起抗邪的,则必“发热恶寒”(寒邪外束故恶寒,正阳亢进故发热);病人内因阴盛(如阴脏之人),伤寒外邪入侵,体内正阳无力奋起抗邪的,则必“无热恶寒”(寒邪外束故恶寒,正阳衰退故无热)。

(2)同一风寒侵犯太阳发病,为什么有的呈现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弱的表寒虚证,有的呈现发热、恶风寒、无汗、脉浮紧的表寒实证?这也显然是由于外因相同而内因不同所致。即:病人素体卫气较强,偶感风寒,邪气犯表,卫阳被遏,营阴不畅的,则现太阳表寒实证,宜用麻黄汤泄卫畅营以祛风寒;病人素体卫气较弱,易感风寒,邪气在表,卫阳不固,营阴失守的,则现太阳表寒虚证,宜用桂枝汤扶卫敛营以祛风寒。

(3)同一太阳伤寒发病,为什么有的但见如上所述的表寒虚实证,而有的则现表里寒热虚实相兼证?这显然是由不同内在因素来决定的。如“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8),就是因为新感风寒在表引动在里的伏热所致;“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41),就是因为新感风寒在表引动在里的伏饮所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94),就是因为其人素体少阴阳虚伏寒,当太阳新寒在表时,少阴伏寒即内应,故虽现有发热头身疼痛的太阳表寒证,但其脉则应浮不浮,反而出现脉沉的少阴里寒证,由于表证脉沉,多日不瘥,里虚已甚,故当急用四逆汤以救其里。这里还应与“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和“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合参。

再从伤寒疾病的发展来看,例如:

(1)同一太阳病,为什么有的传经,而有的则不传经?这显然是由有无伏邪来决定的。即其人患太阳病,表虽病而里则和,并无伏邪内蕴的,必不致由表入里而传入他经。如其人患太阳病,表既病而里又不和,并有伏邪内蕴的,则必致由表入里而传入他经。这就是为什么“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的理由所在。

(2)同一太阳病传经,为什么有的传入阳明或少阳,而有的则传入太阴或少阴或厥阴?这也显然是由不同的内在因素来决定的。如“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186),本条太阳病之所以转属阳明,并不能完全责之于药误,而是因为阳明里有伏热所致。从其病在太阳之表而杂投以汗、下、利小便等法来看,可见其病起即现有表里相兼之证。也正因此,医者才有可能或见其表寒而发汗,或见其里热而通利二便,由此而致耗伤了津液,促进了燥化,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另一个方面,则是阳明里有伏热,即当新邪在太阳时,便有阳明伏邪内应,其病由太阳传阳明,已成必然趋势,只是由于治不得法而加速其进程罢了。如其阳明并无伏邪,则其太阳病是不大可能传入阳明的。又如“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267),其太阳病之所以未经误治而自然转入少阳,由太阳表寒证传变为少阳半表半里寒热错杂证,更显然是因太阳新感引动少阳伏邪所致。如其少阳并无伏邪,则其太阳病也是无由传变为少阳病的。又如“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8),本条太阳病之所以陷入太阴而现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里寒虚证,乍看似可完全责之于药误,但如细加玩味,则不难想见其太阳病外证未除时,必有似乎可下之内证(如腹满)存在,才有可能造成误下,否则医者是决不会平白无故地议下的。正因病起即属太阳与太阴同病,由于医者辨证不细,误认太阴内证为阳明内证而误下之,以致生此剧变。这就不仅要看到它的药误方面,而且要看到它的内因方面。本条还应与“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合看,并从中认识太阴病腹满误下是可以发展成为心下痞硬的。又如“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4),其太阳病发汗之所以会出现悸眩振等少阴亡阳重证,如其素体没有少阴阳虚的内因存在,光是太阳表病误汗,一般是不会引起如此剧变的。这可与下文所述误服大青龙汤引起“厥逆筋惕肉”变证合参,都应把药误和内因结合起来看,始称全面。又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本条基本上提示了太阳病由表入里,亦即后世所谓卫气营血的发展过程。如所谓“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和“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即指病在卫分的表热证而言;所谓“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即指病入气分,和“多眠睡”,汗后所发生的不同变证,是由不同的内在因素来决定的。再就太阳病误治法不同而变证相同者来说,如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和“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167)是其例。汗和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法,误施之于太阳病,按理说应该引起不同的变证,其所以会发生上述相同的变证,是因肺有伏热所致。即当太阳新感风寒时,便有肺中伏热内应,本已势在必发,此时医者或但见其表寒而发汗,或但见其里热而攻下,都不得法,故其病不为解,仍然按其自身规律向前发展,以致出现身热汗出而喘的麻杏甘石汤证,这在临床上所碰到的表(太阳、卫分)寒里(肺、气分)热证(如急性肺炎)中是不乏其例的。本证是因肺中伏热为太阳新寒引发所致,病在上焦肺卫气分,即卫分表寒轻而气分里热重之候,故其方以清透气分里热为主。由此可见,上述太阳病误汗或下后所发生的同一变证,是由相同的内在因素来决定的。

专题:伤寒总论
来源:《伤寒知要》
上一章:伏邪
下一章:伤寒三阳三阴的实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