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医案 » 咳嗽

外感咳嗽兼腹泻

万泽东
万泽东

君×义,男,33岁,炊事员,沈阳市小南街合作社。

五个月前,由于劳动过累,感受外邪。初则咳嗽,发热,口渴,经治未愈,复增腹泻,延为诊治。闻其声,咳嗽气短,音哑而急;问其症,则自觉头晕,饮食渐少,体弱无力,小便少,大便溏泄,日三至四次;验其痰,色白稠黏;诊其脉,数而无力,一息五至,独右寸部有滑象。

诊断:咳嗽气短已五个月,肺气必受损伤,其咳声哑而急,其痰稠黏,肺脉滑,是肺气伤而内有蕴热之象。肺气伤,则头晕,四肢无力。其腹泻者,因发热口渴,饮水过多,致水湿挟热,下注肠间之故耳。治以清肺化痰、渗湿利水之法。

处方:茯苓六钱,生山药六钱,玄参六钱,天花粉六钱,百合五钱,白芍四钱,黄芩四钱,麦冬四钱,牛蒡子四钱,清半夏三钱,川贝母三钱,甘草三钱。

水煎二回,分三次温服。

复诊:连服三剂,腹泻次数减少。照前方去黄芩、麦冬。

三诊:服三剂后,腹泻已止,惟咳嗽未减,反而痰多且黏。诊其脉数而滑,由无力转为有力。望其舌苔甚厚,白而微黄,加以口干而渴。其脉证如此转变,知其人原有伏气之热。何以未随腹泻而下?因伏邪外出,往往如抽蕉剥茧,层出不穷。正因腹泻已止,而伏热更无出路,故外现种种热象,缠绵不解,病程较长。在治法上亦应随证而变,宜大清伏热,兼化痰浊之法。

处方:白芍五钱,生山药五钱,玄参六钱,石膏六钱,天花粉六钱,牛蒡子四钱,瓜蒌皮四钱,黄芩四钱,甘草三钱,川贝母三钱,清半夏三钱。

煎服如前。

四诊:服三剂,其热不退。照前方将玄参改用八钱,石膏改用一两。连服六剂。

五诊:舌苔退去一半,滑数之脉亦不显著。守方再服六剂。

六诊:舌苔退尽,嗽止痰清,脉亦不数,惟早晚仍有轻嗽。虽已向愈,但仍有余邪未尽,遂制散剂服之。

处方:甘草末六钱,朱砂三钱,川贝母四钱,远志三钱。

共研细末,分为十二付,每日早、晚各一付。药服尽剂,病遂痊愈。

按语:上嗽下泄之证,本属难医,况病已半载,尤为束手。先后六次诊治,病获痊愈。其要点在于:辨识腹泻已止,伏气勃然发作之病机。法当重用石膏二两,使热速退。为何初用石膏六钱?恐其寒凉趋下,导致腹泻复发。试用石膏六钱,继以一两,连服十二付而收功。

专题:咳嗽
来源:《万泽东医案》
上一章:熊寥笙·小柴胡汤治少阳郁火咳嗽
下一章:万泽东·咳嗽兼五心烦热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