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病证 » 咳嗽

咳嗽证治

姚国美
姚国美

有声无痰曰咳,有痰无声曰嗽,声痰俱有,名曰咳嗽。然咳非尽无痰,声多痰少,痰不易出也;嗽非尽无声,因痰而嗽,声不甚响也。二者病常互见,论难强分,但当察其现证,求其为六气偏胜,抑正气偏虚而为治不同耳。

感寒咳嗽,痰白而稀,鼻流清弟,恶寒,发热,无汗,法宜辛温宜散,三拗汤主之;若夹水气,或噎或呕,短气而喘者,宜前法佐以温化,小青龙汤主之:若不思饮食,少气,脉沉迟,此乃上中二焦阳气不足,寒动于中,法当温养脾肺,治以加味理中汤。

三拗汤:麻黄不去节 杏仁不去皮尖 生甘草

小青龙汤:略。

加味理中汤:人参 白术 土炒干姜 甘草 炙橘红 茯苓 半夏 细辛 五味子

咳嗽,痰多浮泡,鼻塞声重,头痛,脉浮者,此风邪犯肺,宜杏苏散以疏解之;若鼻流浊涕,头目昏痛,乃风邪夹热。当与桑菊饮辛凉清热;若口干咽痛。或声音不出,小便短赤,脉浮而数者此风火闭肺,治宜疏风散火,《本事)利膈汤主之。

杏苏散:略。

桑菊饮:略。

《本事》利膈汤:薄荷 荆芥 桔梗 牛劳子 甘草 僵蚕 玄参

咳嗽,痰黄而浓,口渴气促,胸膈不利,脉洪数者,此属热邪逼迫,肺不主降,竹叶石膏汤主之,兼表者宜越婢汤:若胸高气粗,目如脱状,不得卧,此属热气上塞,名曰肺胀,轻则泻白散,重则葶苈泻白散主之。

竹叶石膏汤:见霍乱。

越婢汤:麻黄 石膏 生姜切 甘草 大枣

泻白散:略。

葶苈泻白散:即泻白散加葶苈。

咳嗽,痰多声少,滑而易出,面黄身重,胸闷,脉缓者,此属湿痰,治以加味二陈汤理气化浊。

加味二陈汤: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炙 苏梗 杏仁 桔梗

咳嗽,声多痰少,艰涩难出,咽干而渴者,此燥气偏亢,宜清燥救肺汤,助其清肃;若心烦面赤,辟辟连声不得卧,乃势欲化火,法宜清润苦降,黄芩知母汤主之。

清燥救肺汤:略。

黄芩知母汤:黄芩 知母 杏仁 桑白皮 山栀仁 天花粉 贝母 桔梗 甘草

咳嗽,痰稠,甚则带血,脉数,此火刑肺金,兼伤血络,宜咳血方;若喉痛便秘,小便短赤,乃肺火劫阴,治以养阴清肺汤加清宁丸之类。

咳血方:见痰饮。

养阴清肺汤加清宁丸:原方见痰饮。

咳嗽声低,痰多泡沫,少气懒言,成四肢倦息,痰如鸡子清,一属肺气不布,津聚为痰,宜补中益气汤加半夏、橘饼助其敷布;属脾气不运,津停成饮,宜归芪异功散助其温化。若久咳不已,不但中气受伤,营血亦随之不足,气偏伤者,见风则咳甚,得温则咳减,乍寒乍热,脉象虚弱,法当调其中气,和其营卫,治以归芪建中汤;血偏伤者,干咳无痰,咳则嘈杂似饥,法当养血益肺,四物汤加阿胶、枇杷叶、紫菀之类主之。

补中益气汤加半夏、橘饼:原方见痢疾。

归芪异功散:黄芪 当归 人参 白术土 炒茯苓  甘草炙 陈皮

归芪建中汤:黄芪 当归 桂枝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大枣擘 饴糖

四物汤加阿胶、枇杷叶、紫苑:当归酒洗 地黄 川芎 白芍 阿胶 枇杷 叶紫苑

咳嗽,背恶寒,四肢不温.甚则咳时伛倦,腰痛不可俛仰者,此皆肾阳不足,寒饮内凝,轻则与橘附汤,重则宜真武汤加干姜、细辛、五味之类壮其元阳;若动即气浮,自汗而喘,小腹烦冤者,乃肾阴受伤,不能主纳,都气丸主之。

橘附汤:金橘饼制附片

真武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原方见眩晕。

都气丸:地黄八两、砂仁酒拌、九蒸九晒

山茱萸酒润 山药各四两 茯苓乳拌 丹皮泽泻五味子各三两。上蜜丸,空心,盐汤下。

专题:咳嗽
来源:《诊断治疗学讲义》
上一章:姚国美·咳嗽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