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微信公众号:
明源经方ENT
小红书:明源经方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医案 » 儿科

疹后喘嗽

万泽东
万泽东

王石头,男,7岁。

于仲春患温疹已七八日,但疹已退而喘嗽加重,同时身热微痒,便燥尿赤,口干微渴,脉浮而数,沉候较弱。断为疹毒宣泄未清,余热上扰肺金,故现疹后喘嗽等证。从微渴而不欲饮来看,系内热炽盛兼有水气不运之象。治以清热解毒、敛肺止嗽之法。

处方:茅根三钱,玄参三钱,天花粉三钱,重楼二钱,牛蒡子二钱,天冬二钱,连翘一钱半,甘草一钱,清半夏一钱。

水煎二回,分三次温服,每次送服散剂一付。

散剂方:蝉蜕三分,甘草三分,朱砂三分,冰片二分,薄荷冰二分,重楼五分,生石膏六分。

其研细末,分为三付。

复诊:热稍退,疹又现,病情安稳,喘嗽已减,脉稍数,知尚有余热,按前方加减以清其热。

处方:茅根三钱,玄参三钱,天花粉三钱,牛蒡子二钱,白芍二钱,麦冬二钱,甘草一钱,清半夏一钱,重楼一钱半,黄芩一钱。

煎服如前。

药服尽剂,大便如常,饮食渐增,热退疹消,喘嗽已止,其病遂愈。

按语:春温发疹,多见于儿童,不是疹后喘嗽、脉浮身热,就是疹出未透。治此证多用前方加减和清解散服之,能使疹未透者透出,或已透而喘嗽者热清嗽止。若热甚者,可酌加生石膏,或重用玄参,其热可退。

专题:儿科
来源:《万泽东医案》
上一章:万泽东·温疹兼疮毒
下一章:万泽东·疹后邪热深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