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方剂 »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左季云
左季云

半夏泻心汤即小柴胡去柴胡加黄连、干姜也。

一、用量

(一)仲景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甘草炙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二)洄溪

半夏钱半,制 黄芩钱半 干姜钱半 甘草五分 人参八分黄连八分 大枣三枚

二、定义

此误下寒热相结,心下痞满不痛。为制清热涤饮,补胃散寒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本证仍在,则即用本方治之。若心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又指“不痛”二字,痞证尤的。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详解见后。

四、脉象

脉弦细数。

五、药解

黄连味苦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入心,以苦泻之。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阴而升阳也。半夏味苦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甘草味甘平,大枣味甘温,人参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则痞热消,已而大汗解矣。

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生姜、半夏为治寒饮之证,再煮云者,似先煮半夏也(徐洄溪)。

七、本证泻心与结胸证辨

凡陷胸汤,攻结也。泻心汤,攻痞也。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以陷胸汤为直达之所。塞而不通,否而不分为痞,以泻心汤为分解之剂。所以谓之泻心者,谓泻心下之邪也。

痞与结胸,有高下焉。结胸者,邪结在胸中,故治结胸主陷胸汤。痞者,邪留在心下,故治痞主泻心汤。

季云按:二证一在攻结,一在攻痞,施治不可或混。

八、本证痞硬与大柴胡证痞硬辨

痞硬兼少阳里实证者,大柴胡汤证也。痞硬兼少阳里不成实者,半夏泻心汤证也。

九、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此取轻清上浮,以成化痞降逆之用耳。

十、本证不从汗泄下夺之法

伤寒下后,心下满而不痛者为痞,主以半夏泻心汤。盖客邪内陷,既不可从汗泄,又不可从下夺,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芩连之苦,能泄其满。然其所以泄与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此用人参、甘、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尤在泾)。

十一、本汤兼治

(一)疟发时,先呕者甚效(邹润安)。

(二)湿热之疟。

(三)腹中雷鸣上冲胸,邪在大肠者。

十二、本证满而不痛与大陷胸汤满而硬痛之区别

下后变证,偏于半表者,热入而成结胸。偏于半里者,热结而成心下痞。是结胸与痞同为硬满之证,但当以痛与不痛为辨耳。是故满而硬痛者为结胸,热实大陷胸汤下之,则痛随利减。满而不痛者为虚热痞闷,宜清火散寒而补虚,可与半夏泻心汤主之。此其区别也。

十三、本汤与生姜泻心、甘草泻心二方主治辨

仲景立泻心汤以分治三阳:在太阳,以生姜为君者,以未经误下,而心下成痞,虽汗出表解,水气犹未散,故微寓解肌之义也。在阳明,用甘草为君者,以两番妄下,胃中空虚,其痞益甚,故倍甘草以建中,而缓客邪之上逆,是亦从乎中治之法也。在少阳,用半夏为君者,以误下而成痞,邪已去半表,则柴胡汤不中与之,又未全入里,则黄芩汤亦不中与之矣。

未经汗下而胸胁苦满,是里之表证。用柴胡汤解表。心下满而胸胁不满,是里之半里证,故制此汤和里。稍变柴胡半表之治,推重少阳半里之意耳。

名曰泻心,实以泻胆也(柯韵伯)。

专题:半夏泻心汤
来源:《伤寒论类方汇参》
上一章:半夏泻心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