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方剂 » 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左季云
左季云

一、用量

(一)仲景

生姜四两,切 甘草炙 人参 黄芩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 干姜各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二)洄溪

生姜三钱 甘草六分 人参六分 黄芩钱半 半夏钱半,制黄连六分 干姜六分 大枣三枚

二、定义

此汗后邪未尽,胃虚不和,水饮与饮食搏结心下。为制攻补兼施,寒热互用,散水攻痞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汗出解后,是太阳寒水之邪,侵于形躯之表者已罢,胃中不和,水邪入于形躯之里者未解,必其人平日心火不足,故心下痞硬,胃中虚冷,故干呕食臭。伤食食臭。胁下,即腹中。土不制水,寒水得以内侵,而有水气,虚阳郁而不舒,寒热交争于心下,故腹中雷鸣而下利。约言之,搏聚有声,下利而清浊不分,皆阳不足而阴乘之也。

四、药解

芩连泻心胸之热,干姜散心下之寒,生姜、半夏去胁下之水,参、甘、大枣培腹中之虚,芩、连必得干姜而痞散,半夏必得生姜而水消,名曰泻心,实以安心也。

半夏主治肠鸣,大肠受湿,则肠中切痛而雷鸣濯濯也。故本汤用之以治胸满肠鸣。

生姜干姜同用者,取辛以开之也。

徐洄溪曰:汗后而邪未尽,必有留饮在心下,其证甚杂,而方中诸药一一对证,内中又有一药治两证者,亦有二药合治一证者,错综变化,攻补兼施,寒热互用,皆本内经立方诸法。其药性又皆与《神农本草》所载无处不合,学者能于此等方讲求其理而推之,则操纵在我矣。

五、煮服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再煎者,取其热而和胃也。

六、本汤主旨在和胃

柯韵伯曰:病势已在腹中,病根犹在心下,总因寒热交结于内,以致胃中不和。若用热散寒,则热势猖獗,用寒攻热,则水势横行。法当寒热并举,攻补兼施,以和胃气,此本方之主旨也。

七、本证下利非转属阳明与太阴辨

凡外感风寒而阳盛者,汗出不解,多转属阳明而成胃实。本证心下痞硬而下利者,病虽在胃,不是转属阳明矣。

下利不因误下,肠鸣而不满痛,又非转属太阴矣。

八、本汤痞硬下利与十枣汤之痞硬下利异同点

十枣汤因于中风之阳邪外证,尚有余热,是痞硬下利属于热,故可用苦寒峻利之剂以直攻之。生姜泻心汤因于伤寒之阴邪内证,反有郁逆,是痞硬下利属于虚,故当用寒温兼补之剂以和解之。就此而论,彼属阳邪,此属阴邪,异点一。前痞属热,后痞属虚,异点二。一用峻攻,一用和解,异点三。二证皆表解,而里不和见心下痞硬干呕下利,是又异中见同也。

九、本汤与甘草泻心汤之区别

二汤同为治痞之剂,然生姜泻心汤意在胃中不和,故加辛温以和胃。而甘草泻心汤意在下利不止,与客气上逆,故不欲人参之增气,而须甘草之安中,此其区别也(尤在泾)。

十、本汤治水火为病之实证

泻心汤所治之证云心下痞硬,干噫食臭,此火证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此水病也。惟其有此火在胃中,水在膈间之实据,故用生姜泻心汤治之,即不得笼统言之,而混为寒热杂方也。

十一、本汤兼治

邹润安曰:生姜泻心汤治吐泻交作者,最效。

十二、本汤治噤口痢与理中汤治霍乱皆主和中辨

噤口痢上噤下痢,法宜和中。霍乱上吐下利,必以和中而愈。则知噤口痢上噤下痢,亦必以和中而痊。第霍乱是中寒,而发为上下均脱之证,故法主理中汤寒霍乱故宜此。以温之。而噤口痢上闭下滞,其为中热可知,热结于中,上下不开,和中之法,宜反理中汤诸药,故以寒凉治之,立生姜泻心汤去干姜为近是。

专题:生姜泻心汤
来源:《伤寒论类方汇参》
上一章:生姜泻心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