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方剂 » 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左季云
左季云

一、用量

(一)仲景

甘草四两,炙 黄芩 干姜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二)洄溪

甘草钱半 黄芩钱半 干姜钱半 半夏钱半,制 黄连八分 大枣三枚

二、病状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两次误下,故用甘草以补胃,而痞自除。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腹中雷鸣者,下后里虚胃弱也。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得安者,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也。

胃司纳,胃满则不能容谷。肠司输,肠满则不能化谷。若肠虽满而胃尚虚,则又能食,此病胃虚干呕客逆,则不能食可知。

一误下,再误下,客热虚痞,用甘草泻心汤。

三、脉象

脉缓数。

四、药解

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也。用甘草、大枣之甘,补中之虚,缓中之急。半夏之辛,降逆止呕。芩、连之苦,泻阳陷之痞热。干姜之热,散阴凝之痞寒。

五、煮服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六、本汤与生姜泻心汤同属胃虚而证治各别

前以汗后胃虚是外伤阳气,故加生姜。此以下后胃虚是内伤阴气,故加甘草(成无己)。

七、本汤之完谷不化与下利清谷辨

下利清谷者,属于寒也。下利完谷者,属于热也。但伤寒中风皆有之。《内经》所云暴注下迫,属于热者是。仲景于本汤去人参者,殆以防阳明胃家之实欤。

八、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狐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唐容川曰:别家注有言泻心汤不能杀虫,疑是误写。不知乌梅丸用姜、连,亦是治虫要药,则知泻心汤必能治虫。盖虫因肝风内动而生,用姜之辛助金平木,用连之苦泻火息风,风火之虫,自然消灭。况余药补土,自然肝木平矣。此方原治痞满,予亲见狐证腹痞满者投此立效,可知仲景之方,无不贯通。

九、本汤主治胃虚非实热

伤寒中风,初无下证,下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其人胃气素虚可知。则心下痞硬而满,非有形之结热,以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于胃口,故干呕心烦不得安。所云当汗不汗,其人心烦耳。若认为实热,而后下之,则痞益甚矣。

十、本汤君甘草倍干姜之原理

本汤君甘草者,一以泻心而除烦,一以补胃中之空虚,一以缓客气之上逆也。倍加干姜者,本以散中宫下药之寒,且以行芩连之气而消痞硬,佐半夏以除呕,协甘草以和中,是甘草得位而三善备,干姜任重而四美俱矣。

十一、本证中虚不用人参之理

中虚而不用人参者,以未经发汗,热不得越,上焦之余邪未散,与用小柴胡汤有胸中烦者,去人参同一例也。

十二、本证干呕不用生姜之理

干呕而不用生姜者,以上焦之津液已虚,无庸再散耳。

十三、本汤与生姜泻心汤致病原理

二汤皆下后伤风,胃中空虚之故,设不知此义以为结热,而复下之,其痞必益甚。故复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显揭病由。

十四、本汤兼治

本汤治走马牙疳,即今之牙癌即牙腐。用:半夏二钱五分,甘草四钱,黄芩、干姜各二钱,人参三钱半,黄连一钱,枣二枚,约重五六分。煎汤,温服(见《汉药神效方》)。

专题:甘草泻心汤
来源:《伤寒论类方汇参》
上一章:甘草泻心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