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舌诊 » 敖氏伤寒金…

敖氏伤寒金镜录

杜清碧
杜清碧

凡伤寒热病传经之邪,比杂病不同。必辨其脉症舌,表里汗下之,庶不有误。况脉者,血之腑,属阴。当其得病之初,正气相搏,若真气未衰,脉必滑数而有力。病久热甚气衰,脉必微细而无力。方数而甚也,但可养阴退阳,此识脉之要也。或初病,即恶寒发热,后必有渴水燥热之证。或逆厥而利,此热证传经之邪也。若始终皆热症,惟热而不恶寒。故伤寒为病,初则头痛,必无发热恶寒渴水之证。一病便有逆厥泄利,或但恶寒而无发热,此寒证也。此识证之妙也。如舌本者,乃心之窍于舌。心属火,主热,象离明。人得病,初在表,则舌自红而无白胎等色。表邪入于半表半里之间,其舌色变为白胎而滑见矣。切不可不明表证。故邪传于里未罢,则舌必见黄胎,乃邪已入于胃,急宜下之,胎黄自去而疾安矣。至此医之不依次序,误用汤丸,失于迟下,其胎必黑,变症蜂起。此为难治。若见舌胎如漆黑之光者,十无一生。此心火自炎,与邪热二火相攻,热极则有兼化水象,故色从黑而应水化也。若乃脏腑皆受,邪毒日深,为证必作热证。虽宜下之,乃去胸中之热,否则其热散入络脏之中,鲜有不死者。譬如火之自炎,初则红,过则薪为黑色炭矣。此亢则害,承乃制。今以前十二舌明著,犹恐未尽诸证。复作二十四图并方治列于下。则区区推源寻流,实可决生死之妙也。

至正元年一阳月上澣之日

清碧学士杜先生著

专题:敖氏伤寒金镜录
来源:《敖氏伤寒金镜录》
上一章:伤寒金镜录论
下一章:伤寒用药说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