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经方 » 从阳明燥热…

阳明风热燥表证概述

姚梅龄
姚梅龄

所谓“阳明之上,燥气主之”,阳明表证,无论外淫属风寒热湿燥火哪一种,甚至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无论哪种性质的微生物,若是作用于阳明经,疾病都易从燥热化,此为阳明之常,是阳明经疾病的主要性质,是标本从化本气太过而形成疾病的主要性质和方向,这就是阳明主证——风热燥表证。风热燥表证发病经过是怎样的呢?姚荷生老先生的研究生曾尖锐地提过这个问题:“白虎汤证是伤寒病吗?”温病也有白虎汤证,白虎汤治疗的是热性病,怎么是伤寒病呢?大家注意这个问题,伤寒注家可能也没讲清楚。张仲景认为自己讲清楚了,但是语言太过简洁。有些人或许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解答:因为伤寒是病,阳明病是证,证和病不具可比性。但是要清楚,一个燥热证为何在伤寒病纲目之下?伤寒病里是否涵括燥热证?伤寒病是寒性病,温病是感受温邪形成。而白虎汤证、承气汤证、葛根芩连汤证等所治证候明明是热证,怎么会属于伤寒病呢?这里要过几个关,张仲景认识得很清楚,反而我们倒还不一定认识得那么清晰,这个问题讨论起来会很久。

我画龙点睛地讲几个要点:第一、疾病是个变化的过程,我们举了那么多的例子都是在讲此道理,小孩生病,是受寒之后变成风热之邪致咽喉化脓,这个风热之邪是身体里面形成的,阳盛则热,是阳气过盛化的热。受寒邪侵袭,身体卫阳奋起抗争,形成发热恶寒并现。发热就是卫阳起而抗争,所以“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因为到了阴经,五脏阳气不受损,邪气难以深入进去,正邪就很难相争;若病在三阳,阳气很盛,便可与寒邪相争,正邪相争所以发热,发热之后阳气集聚越来越多,就阳盛化热,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讲“阳盛则热”。所以伤寒病中有燥热为主的阳明证的缘故就在于阳气过旺。而阳气过旺的原因是要与寒邪相争,临床事实就是这样。于是疾病从阳热化、从燥热化,就形成了阳明证,张仲景对这个病情经过,即病情主症是有描述的。

发病经过往往有三个途径:第一、太阳伤寒病慢慢演变、传变到阳明经,阳热太过形成阳明的燥热证,或者风热证;第二、有少量由少阳传入,比如《伤寒论》阳明病篇,条文第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病有太阳阳明、少阳阳明、正阳阳明,就是讲阳明病的形成有的由太阳传来;有的由少阳传来;有的是风寒直中阳明,正阳阳明而来。意思就是少阳病,而被发汗、利小便伤及津液,结果燥化转到阳明。脾约就是脾阴虚,脾胃阴液虚就燥化传入阳明,所以张仲景就讲燥、烦、实,这是《伤寒论》的原文。阳明病,有从太阳少阳而来,亦有直中阳明而致。由太阳少阳而来,往往有一个这样的疾病演变经过:最初一二天,患者恶寒发热或者寒热往来,逐渐热多寒少,慢慢突然大汗出,恶寒消失。但是不像太阳病一样,一旦汗出,发热就随寒退而退,而是发热不退。汗出之后,恶寒消失,但发热升高,不但不恶寒而反恶热,因此时以热邪为主,患者就怕热。喜其不足,恶其有余,身体有寒就恶寒,身体有热就恶热,阳明走热化就怕热,跟初期症状就完全不同。

第三就是刚才讲的正阳阳明,伤寒病,虽然初起有点怕冷,但接着出现发热,发热同时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是因为阳明胃土太强、阳化太过。“正阳阳明,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是发病经过。看张仲景相关条文如何描述(教材中只有方剂的条文太局限,《伤寒论》里面一些没有方剂的条文更为关键)。原文第185条:“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这段话意思是:患者初得太阳病时,见恶寒发热无汗,医生开了发汗药,但由于发汗药力过轻,只出了一小点汗,导致汗出不彻。何为汗出不彻?我们制定了一个大致标准:第一,要全身出汗,从头到腿到小腿都出汗;第二,汗出持续要两小时以上,这才叫汗出透彻,否则汗出绝不透彻。不要像服用解热镇痛药似的,药一吃即大汗淋漓,但不过20分钟汗出即止,那就叫汗出不彻,不是汗出得不够大,而是汗出持续时间不够。若是汗出不彻,阳气便与邪气更加抗争,试图努力摆脱寒邪郁闭,从而达到汗出透彻,这是因为阳气积累越来越多所致。那么,“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如何解释?“濈濈然”是形容小溪水不停地冒出来样,“汗出濈濈然”的意思是指发汗不透,病程迁延一两天后,患者自身一直不断地出汗,这说明病已从太阳传到阳明,这种情况往往伴随着不恶寒反恶热。张仲景在188条再次强调“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这里要说明的是:由太阳伤寒证转成阳明燥热证的指征是什么?是持续不断的汗出,哪怕是微汗都有意义。提醒大家要注意,读经典需要精读,要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读,不能不求甚解。一想到伤寒白虎汤证,所表现的症状就是大汗、大热、大渴、大烦、脉洪大。大汗、微汗出濈濈然就是阳明热证,要清楚这点。持续不断出汗的过程就变成阳明证了,往往伴随着发热不退,甚至发热更高,往往伴随着恶热,着眼点是“不恶寒反恶热”。第182条亦讲:“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此时濈然微汗出,即持续不断的汗出,往往伴随身热,不恶寒而反恶热,患者会掀被子、脱衣服、扇扇子、开空调,原来要多盖被子,现在却完全相反。

疾病是个变化的过程,但为何由寒转热?因为自身因素形成了热邪,这个热邪是病机转归过程中形成的,寒邪没了,热邪出现了。这种特殊情况,从中医的认识角度允许出现。西医有时也有类似认识,比如休克过程出现的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先是出现血管内弥漫性凝血,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从而使高凝状态转变为低凝状态,就出现广泛性出血,这种变化是病理生理变化,不是病种的变化。对于病种的认识不能死板及不客观。世界上客观存在的物质没有什么是不发生变化的。现在世界上,生物学—人类学—生命科学—疾病学—临床医学分类来看,医学作为一门小而又小的科学。在临床医学这个学科里,若是不允许疾病产生变化,将是极端错误的。

我们应当学习张仲景,客观科学地认识疾病。这是伤寒病过程当中,由于正邪双方不断抗争,逐渐演变成为体内热邪作为直接致病因素,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疾病过程——由寒转热,由太阳转阳明的一个新的证候。

阳明表证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证侯之一,目前我们在临床上归纳了61种以阳明风热燥表证为主证的疾病(后面会附上这61种疾病),此证在这些疾病中有的是阶段性出现,有的是全程可见,它是一个常见证候。医者务必要掌握此证,否则就会表里错辨,治疗失当。

上一章:标本从化与六经主证
下一章:阳明风热燥表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机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