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63.发汗后…

伤寒论第63条

恽铁樵
恽铁樵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杏仁,《玉函》《脉经》作“杏子”。成本“汤”后有“主之”二字。

方有执云:更行,犹言再用。不可再用桂枝汤,是已经用过,所以禁止也。

《医宗金鉴》云:太阳病,下之后微喘者,表未解也,当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解太阳肌表,而治其喘也。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下利脉促,汗出而喘,表未解者,当以葛根黄连黄芩汤,解阳明之肌热,而治其喘也。今发汗后,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而不恶寒者,知邪已不在太阳之表,且汗出而不恶热,知邪亦不在阳明之里,是邪独在肺中,肺气满而喘矣,故不可更行桂枝汤。

兼云:予观仲景常言“发汗后”,乃表邪悉解,止余一证而已,故言不可更行桂枝汤,今汗出而喘,无大热,乃上焦余邪未解,当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散之。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乃桂枝证悉具,而加喘者用之。

钱璜云:因邪热在肺,或时有微热,未可知也。然非若表里有邪之热,故曰无大热也。

丹波元简云:柯氏“无大热”删“无”字。云“无”字旧本讹在“大热”上,前辈因循不改,随文衍义,为后学之迷途。此说不可从。

铁樵按:麻杏石甘,总非有汗之病可服,各注皆曲说,定喘汤更不可比拟。本条经文,似当作“无汗而喘大热者”,则无疑义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千金》名四物甘草汤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玉函》作“杏子五十枚”甘草二两,炙。《玉函》作“一两”石膏半斤,碎,棉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成本、《玉函》《千金 翼》“升”“煮”间有“先”字。《玉函》无“本云黄耳柸”五字。《千金翼》“柸”,作“杯”。汪琥云:黄耳柸,想系置水器也。

钱璜云:李时珍云:麻黄乃肺经专药,虽为太阳发汗之重剂,实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杏仁利气而能泄肺,石膏寒凉,能肃西方金气,乃泻肺肃肺之剂,非麻黄汤及大青龙之汗剂也。世俗不晓,惑于《活人书》及陶节庵之说,但见一味麻黄,即以为汗剂,畏而避之。不知麻黄汤之制,欲用麻黄以泄营分之汗,必先以桂枝开解卫分之邪,则汗出而邪去矣。所以麻黄不与桂枝同用,止能泄肺邪,而不至大汗泄也。观后贤之麻黄定喘汤,皆因之以立法也。

《千金方》:贝母汤,治上气咽喉窒塞,短气不得卧,腰背痛,胸满不得食,面色萎黄。于本方加贝母、桂心、生姜。

《三因方》:惺惺散,治伤寒发热,头疼脑痛。本方去杏仁,加茶葱煎服。

《仁斋直指附遗》:五虎汤,治喘急痰气,于本方加细茶。《万病回春》有桑白皮、生姜、葱白。

《张氏医通》:冬月咳嗽,寒痰结于咽喉,语声不出者,此寒气客于会厌,故卒然而瘖也,麻杏甘石汤。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63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