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69.发汗若…

伤寒论第69条

曹颖甫
曹颖甫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甘草二两干姜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发汗,若下后,病仍不解,津液之不足,要为理所必至。使津液不足而胃中燥热,是必渴欲饮冷而为白虎汤证。惟胃液燥于中,水气寒于下,绝无蒸气以相济,则胃中燥气上薄心脏,而厌闻人声,畏见生客,时怒小儿啼哭,或忽喜观览书籍,不数行辄弃去,是之谓烦。阳气在上,下焦水液不能与之相接,谓之火水未济,水不得阳热蒸化则不温,不温则阳热独亢于上,此时欲卧不得、坐不得,欲行不得,反复颠倒,顷刻间屡迁其所,而手足不得暂停,是之谓燥。此时用茯苓、人参,增胃液以濡上燥,合四逆汤以温下寒,而发其蒸气。使蒸气与胃液相接,则水火既济而烦躁愈矣。愚按:烦躁不定,系少阴阴虚,阳气外浮,故烦躁,此与上文昼日烦躁,夜而安静者,并责之虚。但前证阴虚不甚,故不用人参,而但用干姜附子汤,此证阴虚太甚,故用人参,为小异耳。

上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69条
下一章:张锡驹·伤寒论第69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