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76.发汗后…

伤寒论第76条

恽铁樵
恽铁樵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脉经》“下”“发”字后有 “其”字。《玉函》“若”字以后九字无。

成无己云: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之吐逆,发汗亡阳,胃中虚冷也。若更发汗,则愈损阳气,胃气大虚,故吐下不止。

程应旄云:发汗后见此者,由未汗之先,其人已是中虚而寒,故一误不堪再误。

钱璜云:误汗则胃中阳气虚损,胃本司纳,因胃中虚冷,气上逆而不受,故水药俱不得入口。以主纳者不得纳,故谓之逆,然与水逆证之水入则吐不同也。

汪琥云:汗多亡阳,胃中元气虚,不得消水,此治之之逆,谓治不以理也。《补亡论》常器之云:可与半夏茯苓汤。

丹波元简云:按:《活人书》曰: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小半夏加茯苓汤、大半夏加橘皮汤。喻氏、魏氏、周氏、成氏,皆以为水逆,以五苓散为主。柯氏曰:此热在胃口,须用栀子汤、瓜蒂散,因其势而吐之,亦通因通用法也。并于本条义难协。盖此条证,其人素有痰饮,清阳之气久虚者,误汗则风药挟饮,结聚上焦,以致水药拒格不入也。故主以小半夏加茯苓汤等,下逆驱饮者,为允当。若寒多者,理中去术加生姜汤之属,须酌用也。

又云:为逆,成氏、喻氏辈为“吐逆”之义,不可从也。《金鉴》以“吐下”之“下”为衍文,亦非也。

铁樵按:水药不得入口,是有格拒之意。综前后各条观之,是必胃中寒者,若热则胃燥消渴矣。七十八条重发汗之虚,七十九条水多必喘,与本条水不得入之逆,皆所以明五苓证之外有此等类似证。五苓证属热属实,此类似证属虚属寒,教人当审寒热虚实,不得执泥,则编次之微意也。“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九字,文义未尝不顺。盖“为逆”字当作误治解,不当作“吐逆”解,与后九十五条“为逆”字同。发汗既属误治,自不可再汗,再汗必有变故,是情理中事。惟云“若更汗,必吐下不止”,此却未曾见过,亦不能言其理,疑当从《玉函》删去“若”字以下九字为是。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发汗” 前,《脉经》有“伤寒”二字。《玉函》《脉经》《千金翼》无“若剧”之“若”及“必”字。《外台》“者必”二字作“则”一字,“心中懊憹”作“心内苦痛懊憹”。

汪琥云:“发汗吐下后”者,谓虽经汗吐且下,而伤寒之邪热犹未解也。邪热未解,必乘其人之虚,而客于胸中,胸中郁热,因生烦躁,阳气扰乱,不得眠也。剧者,烦极也,烦极则知其人郁热愈甚,故不惟不眠,而且反复颠倒而不安。心中懊憹,郁郁然不舒畅而愦闷也。虚烦证,虚者,正气之虚,烦者,邪气之实,乃不可作真虚看,作汗吐下后暴虚看。少气者,乃热伤气而气促急,非真气虚也。

丹波元简云:按:懊憹,成氏曰:心中懊憹而愦闷。懊憹者,俗为鹘突是也。《伤寒直格》曰:懊憹者,烦心热燥,闷乱不宁也。甚者,似中巴豆、草乌头之类毒药之状也。王氏曰:憹,即“恼”字,古通用。杨雄《方言》曰:愁恚愦愦,毒而不发,谓之氐惆。郭璞注云:氐惆,懊憹也。孙奕《示儿编》云:糊涂,读鹘突, 或曰不分明也。 鹘,隼也, 突起卤莽之状。此似后世所谓嘈杂。《医学统旨》曰:[食曹]者,似饥而甚,似躁而轻,有懊憹不自宁之况,皆因心下有痰火而动,或食郁而有热,故作是也。《准绳》曰:少气者,气少不足以言也。

铁樵按:自此以下至八十六节,乃栀子豉汤法。栀豉之为用,就经文观之,可得而言者如下: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其甚者,懊憹颠倒,栀豉主之”,则知栀豉能治懊憹。八十二节烦热胸中窒,主栀豉,则知栀豉能清烦热,通胸窒。八十三节身热心中结痛,主栀豉,则知栀豉能除心痛身热。其云“若少气者,栀豉甘草”,则知栀豉不补,补须加甘草也。凡药皆当相配,今以甘草一味为出入,则知栀豉为最平剂。栀豉既为平剂,则知所谓懊憹,所谓少气,皆非甚剧之病症。其云“呕者,栀子生姜豉汤”,则知栀豉并不能止呕,止呕有赖乎生姜。同时即可以反证栀豉决不令人作呕。注家以栀豉为吐剂者,非也。至于腹满者加厚朴,中寒者加干姜,与麻、桂各方见证加入之副药同例。惟据此,可知栀豉自是一种病候,此据经文本文可知者。至就经验言之,栀豉汤以升降为用,其事甚确。瓜蒂散条下附有医案可证也。伤寒之例,闭者汗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阳证正治,阴证从治。注家谓栀豉性凉能清热,然阳明热甚,已有石膏、芩、连,栀豉何取?又凡阳病之热,皆体温为变,若误治即虚,虚即成阴证。今观栀豉之用,皆在大汗下之后,在理大汗下之后当虚,则所谓微烦微热者,当系虚烦虚热,虚则为阴证,例当从治。从治热因热用,栀豉既为凉药,不与此义背乎?又《医宗金鉴》于栀子厚朴汤条下有云“既无三阳实证,又非三阴虚证”云云。夫《伤寒论》以六经为主,今云非三阳亦非三阴,岂在六经之外乎?凡此皆能令学者迷惘,故非洞明原理不可。凡治病用药之标准以证,色、脉皆是证。当对证用药,与西医所谓对证疗法不同, 学者勿误会。不当以药试病,此尽人所知也。然当知苟非万不得已,切禁大出入。王海藏云:有本是阳证,因攻下而遂成阴证者,既见阴证,即须从阴证治。见海藏《阴证略例》。原文如何, 未经检查, 不知是否如此, 仅就记忆所及, 撮其大意。攻下用凉,从阴证治用温。故有今日用凉,明日用温者,有上午用凉,下午用温者。攻用大黄,温用附子,此所谓大出大入。然此种治法,必须真知灼见,其为刻不容缓,证据既确,然后毅然放手为之。盖畏首畏尾,即不能挽回危局,而审证不确,即轻药亦祸不旋踵,此治医所以难也。又当知此等挽回之法,只能一次,断无第二次。阳明腑证之大承气,阴证之四逆、真武、通脉、白通皆是。假如第一次已用大起大落之药,用之过当,而再加以第二次之挽回,则脏气必乱,败证悉见,不可救药。故仲景于此非常审慎,如承气证,辨屎之已结未结,有种种商量,是其例也。又当知病有初终,误有深浅。伤寒末期而误,是误之深者,伤寒初期而误,是误之浅者。用药背谬而误,是误之深者,用药过当而误,是误之浅者。凡在末期用药背谬,无可挽回之理,在初期则为难治。论中救逆诸法皆是也。在末期用药过当亦难治。若初期用药过当,虽见逆象,乃是逆之浅者,栀豉证是也。发汗后,闷烦不得眠,甚者懊憹颠倒,此非用药背谬之逆,乃用药过当之逆。药力重,脏气猝不得转,因有此现象。若复以重药救之,则脏气乱而为重险之证。故取豆豉之升发,栀子之苦降,以徐俟其定。以故,既非阳证治法,亦非阴证治法也。准此,可知栀豉是轻药,是不欲战而取守之方法,是大汗下后一日半日内事。

栀子豉汤方《脉经》《千金翼》无“豉”字

栀子十四个,擘。成本、《玉函》“个”作“枚”,后并同香豉四合,棉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外台》 “二升半”后有“去滓”二字,“取”前有“更”字。《玉函》《千金》并《翼》“吐”前有“快”字。

张锡驹:栀子性寒,导心中之烦热以下行,豆豉,黰熟而轻浮,引水液之上升也,阴阳和而水火济,烦自解矣。按:栀子豉汤,旧说指为吐药,即王好古之高明,亦云本草并不言栀子能吐,奚仲景用为吐药?此皆不能思维经旨,以讹传讹者也。如瓜蒂散二条,《本经》必曰吐之。栀子豉汤六节,并不言一吐字,且吐下后虚烦,岂有复吐之理乎?此因瓜蒂散内用香豉二合,而误传之也。

张志聪云:旧本有“一服得吐,止后服”七字,此因瓜蒂散中有香豉,而误传于此也,今为删正。盖栀子苦能下泄,以清在内之郁热,香豉甘能发散,启阴液为微汗,以散在外之身热。按:葛翁《肘后方》用淡豆豉治伤寒,主能发汗。

丹波元简云:按:本方,成氏而降诸家,率以为吐剂,特志聪、锡驹断为非吐剂,可谓卓见矣。汪氏曰:余曾调此汤,与病人服之,未必能吐,何也?盖栀子之性苦寒,能清胃火,润燥;豉性苦寒微甘,能泻热,而兼下气调中,所以其苦未必能使人吐也。医工必欲升散火郁,当于病人喉中,探之使吐可耳。又用豉法,须陈腐极臭者,能使人吐。方中云香豉,恐医工用豉,反取新制而气不臭者,无怪乎其不能使人吐也。今验之极臭者,能使人吐,然以为吐剂者,竟似乖乎本条之旨焉。

《伤寒直格》曰:或吐者,止后服。凡诸栀子汤,皆非吐人之药,以其燥热郁结之甚,而药顿攻之,不能开通,则郁发而吐。因其呕吐,发开郁结,则气通津液宽行而已,故不须再服也。

《伤寒蕴要》曰:香豉味苦甘平,发汗必用之,又能佐栀子,治懊憹之药也。《伤寒明条》曰:得汗止后服。

汪氏曰:栀子十四枚,当是四十枚,否则香豉四合,分两多寡,不相称矣。按:此说不必矣。

《名医类案》曰:江应宿治都事靳相主,患伤寒十余日,身热无汗,怫郁不得卧,非躁非烦,非寒非痛,时发一声,如叹息之状。医者不知何证,迎予诊视。曰:懊憹,怫郁证也。投以栀子豉汤一剂,十减二三,再以大柴胡汤下燥屎,怫郁除而安卧,调理数日而起。

《小儿药证直诀》:栀子饮子,治小儿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大栀子仁七个。 槌破,豆豉半两。上共用水三盏,煮至二盏,看多少服之无时,或吐或不吐,立效。

栀子甘草豉汤方《千金翼》无“豉”字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炙香豉四 合,棉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纳豉,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得”后《玉函》有“快”字。成本不载本方,第十卷云:栀子汤方内,入甘草二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张锡驹:少气者,中气虚,而不能交通上下,加甘草以补之。

丹波元简云:按:志聪本、锡驹本,本方及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方后,删“得吐者止后服”六字,似是。

《古方选注》曰:栀子豉汤,吐胸中热郁之剂,加甘草一味,能治少气,而诸家注释,皆谓益中,非理也。盖少气者,一如饮家之短气也。热蕴至高之分,乃加甘草,载栀豉于上,须臾即吐,越出至高之热。丹按:此说以甘草为涌吐之品,今验能吐胸中痰饮,然此方所用,不必在此。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香豉四合, 棉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二升半”后《外台》有“去滓”二字。“吐”前《玉函》有“快”字,《外台》引《千金翼》“得吐者”三字作“安即”二字。成本不载本方,第十卷 云:栀子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张锡驹:呕者,中气逆,而不得上交,加生姜以宣通之。

《医宗金鉴》云:呕皆是热迫其饮也,加生姜以散之。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76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