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80.伤寒医…

伤寒论第80条

胡希恕
胡希恕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大下”,古人这个大下大概都是巴豆剂。巴豆剂古人常用的,究其实为好药。但是巴豆剂是下寒的,是个热药。所以经过大下之后,“身热不去”,(说明)药用得不对,不应该用热药来祛热,热还是不能去的。

“微烦者”,搁个微烦,这个烦是栀子证。但是这里头搁个“微烦”这两个字,就是暗含着有干姜的这种寒证。这个病由于大下,这也是误治了。寒热错综出现,所以既用栀子,又用干姜。

栀子证是烦得最厉害了,他搁个微烦。当然这(栀子干姜汤)里头有干姜,由于大下伤中气了,伤胃了,同时寒也生了。寒生了,(但)在这一段里头没明白地说明,(我估计)恐怕这个人有下利、呕逆这种情况,要不他搁干姜干什么?所以(栀子干姜汤)这个热烦也不太明显,但是还有,所以他用栀子、干姜,两个药寒热并用。这个方剂,既有栀子证,又有干姜证。干姜证我们知道了,呕逆、胃虚寒,或者有下利,干姜都可以治疗的。那么栀子当然就治烦、烦热。

所以经过误治之后,寒热错综,药也是寒热并用,这在古人是不相悖的。现在有人说你看你(怎么)既用栀子,又用干姜?这没关系的,只要有这种证,你这么用就不会错误的。没有干姜证,你当然不能用干姜,没有栀子证,你也不能用栀子。

这个段落都太简,说得不够清楚。(什么)道理呢,他讲的是太阳篇,像这个方剂(栀子干姜汤),干姜附子这类的方剂在三阴篇里都有详细的说明,在这里只是就本段(简要地点到为止),他说栀子是个苦寒药,但是要有寒热错综的话,也可以与温性药配伍,意思不过如此。

专题: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来源:《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上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80条
下一章:曹颖甫·伤寒论第80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