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06.太阳病…

伤寒论第106条

刘渡舟
刘渡舟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桃核承气汤方: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桂枝二两,去皮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解析】本条论述太阳蓄血证治。太阳表证不解,邪热入里与血搏结于下,发生如狂和少腹急结等证的,叫做太阳蓄血证。“热结膀胱”,可当做热结下焦血分去理解,亦可能是结于小肠之腑。手太阳小肠与手少阴心相表里,经脉相互络属,在下之浊热上扰心神,心神失守则其人“如狂”。“如狂”是精神症状,指患者的视听言动时慧时昧,然尚有别于打人毁物、骂詈不避亲疏之“发狂”。瘀热互结于下焦,气血凝滞而不通,故见“少腹急结”。“急结”是指疼痛、胀满、痞硬而急迫难耐,甚至痛苦不可名状。本证尚属邪热与血初结,热重而瘀轻,病势较为轻浅,故有“血自下,下者愈”的机转。因病在下焦血分,故瘀血多从大便而下。若不能自下者,则须用药物攻逐。但一定要注意,外有表证不解者尚不可攻,应先发汗解表,待表证解除后而少腹急结等里证不除者,才能使用桃核承气汤泄热逐瘀。太阳腑证分蓄水和蓄血两种证候,都是太阳经表邪热不解而随经入里所致。然一在膀胱气分,而使气化失常,故必见小便不利;一在下焦血分,热与血相结,故神志如狂,因不关气分,所以小便自利。可见两者鉴别要点,乃在于小便利与不利和神志正常与否。桃核承气汤系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而成。大黄苦寒,芒硝咸寒,功能泄热破结。大黄本可去瘀生新,但力尚不足,故加滑利之桃仁活血化瘀以破蓄血。桂枝辛温通阳行气,用于本方其意不在解表,而在理气通阳,通阳即可行阴,理气则能行血,血行而结散,则病自解。可见在寒凉药中酌加温热药,在血分药中稍配气分药,确实有其妙用。本方临床运用并不局限于“热结膀胱”的蓄血证,而有着较多的适应证,特别是妇科疾病尤为常用。如瘀热闭经者,证见少腹硬痛,心情烦躁甚至如狂,投之每验。妇科的玉烛汤,由四物汤加大黄而成,但效果不如桃核承气汤。此方也可用于产后恶露不下,而见喘胀欲死或精神狂妄者。若以本方和桂枝茯苓丸交替服用,则可以治疗子宫肌瘤病。又如胸腹胁肋疼痛,每逢阴雨寒冷痛势加剧,且有跌仆损伤史者,是为瘀血久停于内,使用本方则有祛瘀止痛之效。此外,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若本方与大柴胡汤合用,凡是痛在两胁或胸腹两侧而属气血凝滞的实证,无论其部位在上在下,皆能获效,甚至冠心病、阑尾炎等都可治疗。由此可见本方适应范围之广,可云不胜枚举。根据古人服药经验,病在胸膈以上者,应先进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当先服药后进食。由于本证病位在下焦,且桃核承气汤又系下瘀血之剂,故必须空腹服药,方能更好地发挥药效。方后注所谓“先食温服”即是此意。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106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106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