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20.太阳病…

伤寒论第120条

曹颖甫
曹颖甫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世之治伤寒者,动称汗吐下三法,此大谬也。三阳之证,惟汗下为常法,然汗下太过,下之太早,尚不免于流弊,至于吐,则在禁例,与火劫发汗相等。即如太阳伤寒,恶寒发热其常也,此麻黄汤证也。即自汗出而见发热,亦其常也,此中风主桂枝汤证也。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见细数,细则为虚,数则为热。关上则为脾胃,胃中原有胆汁及肝脾之液,为之消谷。惟吐之太过,胆汁倾泄则黄而苦,肝液倾泄则清而酸,脾液倾泄则腻而甜。脾,西医谓之膵,亦称甜肉。吐之太过,则胃中虚寒,不能消磨水谷。细数之脉,真寒而假热,脉数者当消谷,今不能食,此与后文“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之脉数正复相等。仲师言一二日吐之腹中饥,口不能食者,一候至二候,为八九日之期,八九日则太阳气将传阳明,用药吐之则伤胃气,胃伤不受水谷,故腹中饥而口不能食,其所以不能食者,膈上之虚阳阻之也。此证宜附子理中冷服方受,或于温药中略增川连以导之。言三四日吐之,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者,三候至四候为二十二三日之期,二十二三日病气将传太阴,此时用药吐之,伤其脾精,脾液不能合胆汁、肝液还入胃中而消谷。气逆于膈上则生虚热,阳微于中脘则生实寒。虚热在上,不能受糜粥之热,故反喜冷食,胃中本寒,热食尚不能消,况于冷食,故朝食而暮吐。此证名反胃,宜大半夏汤,半夏宜生用,甚则吴茱萸汤。谓之小逆者,此虽吐之内烦,不比汗下亡阳之变,一经温中,虚烦立止,故称小逆。

上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120条
下一章:张锡驹·伤寒论第120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