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46.伤寒六…

伤寒论第146条

恽铁樵
恽铁樵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支节,《玉函》作“肢节”。成本“柴胡”后有“加”字。

柯韵伯云:伤寒至六七日,正寒热当退之时,反见发热恶寒证,此表证而兼心下支结之里证,表里未解也。然恶寒微,则发热亦微,但肢节烦疼,则一身骨节不烦疼可知。表证微,故取桂枝之半;内证微,故取柴胡之半。此因内外俱虚,故以此轻剂和解之也。

王肯堂云:支节,犹云“枝节”,古字通也。支结,犹云“支撑而结”。南阳云:外证未解,心下妨闷者,非痞也,谓之支结。

丹波元简云:方氏云:支节者,四肢百节也。若言百节,则似周身百节烦疼,此恐不然,当是四肢之关节烦疼,柯注为得。《伤寒明理论》曰:烦疼,即热疼。

又云:钱氏云:成氏曰:支,散也。王肯堂云:支结,支撑而结也,若训作散,则不能结矣。方注云:支结,言支饮搏聚而结也。喻氏云:心下支结,邪结于心下偏旁,不中正也。若谓支饮结于心下,梦语喃喃,吾不识支饮为何物也。诸说纷纷,略无定论,当以支撑之解为近是。

又按:《金鉴》云:支,侧也,小也。支结者,即心下侧之小结也。此解尤非。《伤寒百问·经络图》曰:心下妨闷者,非痞也,谓之支结。王冰曰:支,拄妨也。

又按:王说见《六元正纪》支痛注,为是。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成本、《玉函》“一两半”人参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枣六枚,擘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甘草一两,炙芍药一 两半生姜一两半,切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成本不见此方,载在第十 卷,无“本云”二十九字,《玉函》同。

《医宗金鉴》云:不名桂枝柴胡汤者,以太阳外证虽未去,而病机已见于少阳里也,故以柴胡冠桂枝之上,意在解少阳为主,而散太阳为兼也。

《外台秘要》:疗寒疝腹中痛者,柴胡桂枝汤。即本方

铁樵按:《金匮》支饮、悬饮之支,是指痰饮之停蓄两旁者。此处支结,当是胁下满之义。外证未去用桂枝,胁下满用柴胡,辞义明白,并无可疑之处。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146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