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55.心下痞…

伤寒论第155条

任应秋
任应秋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校勘】《玉函经》:“心”字上有“若”字。

附子泻心汤方。《玉函经》《千金翼方》:附子作“一枚”。《玉函经》:“切”作“?咀”。

【串解】尤在泾云:“即上条而引其说,谓心下痞,按之濡,关脉浮者,当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泻心下之虚热,若其人复恶寒而汗出,证兼阳虚不足者,又须加附子,以复表阳之气,乃寒热并用,邪正兼治之法也。”陆渊雷云:“心胸部充血而心下痞,故用泻心之苦寒。体温低落而恶寒,机能衰减,不能收摄汗腺而汗出,故用附子之辛热。然体温低落,机能衰减之病,何得同时充血?盖充血必是局部之病,体温低落与机能衰减,多是全身之病,病未至于死,固无全身绝对虚寒者,此证充血在里,而虚寒在表,故用药亦寒温并进而不相悖也。”

本病充血在胃,虚寒在心,泻心汤清胃热,附子扶心弱,所以才并行不悖。本条可与第164条合看,并比较其异同。

【语译】胃部痞满的证候,如又出现了恶寒出汗等症状时,可以采用附子泻心汤强心清胃。

【释方】尤在泾云:“此方寒热补泻,并投互治……方以麻沸汤渍寒药,别煮附子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

专题: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来源:《伤寒论语译》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第155条
下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155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