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72.太阳与…

伤寒论第172条

曹颖甫
曹颖甫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主之。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甘草 芍药各二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于前方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太阳寒水,合手少阳三焦,下从少阴寒水之脏,输泄太阳之腑,寒水混合脾脏之湿,至中下焦水道而溢入大肠,则为自利,此太阳之病合于手少阳者也。太阳标热,并水气内陷,胃底胆汁而与之相抗,则为呕逆,此太阳之病合于足少阳者也。盖太阳水气,因少阳阳气不足,内陷即入太阴;太阴之湿,受化于少阳,阳气外出,即仍系太阳。按:太阳标热与水气同陷心下,则为结胸;标热独陷心下,则为气痞。二证皆不下利者,一因水气为标热所吸,一则阳热独陷,并无水气故也,要惟寒水偏胜,离标阳而下趋,乃有自利之证。此时不疏脾脏之郁而补其虚,则利将不止;不抑在上之标阳,使与里寒相协,必不能载水气而俱升。黄芩汤方治,黄芩苦降以抑标阳,芍药苦泄以疏营郁,甘草、大枣甘平以补脾胃,则中气健运而自利可止。不用四逆、理中以祛寒,不用五苓以利水,此不治利而精于治利者也。寒水不足,胃燥而胆火上逆,是为心下硬;寒水内薄,胃中胆汁不能相容,是为呕。呕者,水气内陷与下利同,脾胃不和亦与下利同,其不同者,特上逆与下泄耳。故仲师特于前方加半夏、生姜,为之平胃而降逆。盖小半夏汤在《金匮》原为呕逆主方,合黄芩以清胆火,甘草、大枣以和胃,芍药以达郁,而呕将自定。抑仲师之言曰:更纳半夏以去其水。此以去水止呕者也。

上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172条
下一章:张锡驹·伤寒论第172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