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209.阳明病…

伤寒论第209条

胡希恕
胡希恕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

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

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这段也相当好,阳明病要是发潮热,根据前面发潮热就可攻,但必须大便微硬,这才能用大承气汤。这里容易误会:不是大承气汤专攻硬便,大便硬是用大承气汤的火候,全是“热实于里”这么一种病叫阳明病了,大承气汤的应用必须大便硬才能用,这是用它的一个标的(必备标准)呀,要是不硬不能用大承气汤。要是把大承气汤看成是专攻大便就错了,它是治病的,大便硬是用它(大承气汤)的一个火候。

(如果)不大便已经六七天了,究竟是大便硬还是不硬呢?要有(大便)硬的征候,那没问题了,你看上边(208条)那个手足濈濈然汗出,大便已硬了,它有这个证候。那么(本条)假设没有一个明确证候,已经六七天不大便,恐怕有燥屎,屎已经硬了,那得想个办法(验证)“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不能贸然用大承气汤,可以先给点小承气汤。这个地方你要注意,这也不是随便拿药试验这个病,这也是治疗。

大、小承气汤疑似之间,应该用小承气汤,这也是治疗呀。这不是随便试验的,但是在用小承气汤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如果是大承气汤证,屎已经硬了,与小承气汤,大便下不来的,但于人也无害,所以(小承气)汤入腹中只是转矢气而已,就是放屁,下不来东西,那是里头有燥屎,小承气汤力量不及,这时候就可用大承气汤。如果不转矢气,大便就下来了,“此但初头硬,后必溏”,大便下来是先干后头是稀的,这用小承气汤就对了。有了这样儿的大便,说明你在吃完小承气汤之后,就不要吃大承气汤了。

假若你没这么试验,你开始用大承气汤,就是“初头硬,后必溏”这种内在的病情,要是吃上大承气汤了,“必胀满不能食也”,攻伐太过,虚其胃气,那他就要发虚了,虚胀虚满,里头发胀气,而不能吃东西了。“欲饮水者”,由于大承气汤泻下得厉害,伤津液也厉害,这时候想喝水,可是给他水他喝不下去,“则哕”,哕逆,胃太虚了,所以吃不得大承气汤啊。

这既是试之,也是治之。我们在这么一个阶段(阳明病,潮热,大便不硬。若不大便六七日,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不转矢气),我们应该用什么药啊?应该用小承气汤。如果吃小承气汤而转矢气不大便,当然吃大承气汤。

“其后发热者”,那么吃过小承气汤,已下“初硬后溏”的这种大便,潮热也就是好了。可是不多久,他又发潮热,这个“发热”就指着潮热说的,“必大便变硬而少也”,这一定是大便又硬了,又硬的意思也是指着“初硬后溏”的硬,而且也少,因为泻过了、下过了。那么“以小承气汤和之”,当然还是用小承气汤,也没有其他的大便硬的特别证候嘛。

如果吃小承气汤转矢气,那这个病是往前进展了,大便都硬了,当然再给吃大承气汤。“如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那你不要冒冒失失再给他吃大承气汤了。

这一段非常好。这是说是大、小承气汤的细微区别。所以古人用药该慎重时非常慎重。可是该放胆时你也得放胆。那么非用这个方药(大承气汤)不可的时候,你要不用也不行。后头就要讲了。小承气与大承气汤之用,就有这样子的不同。我们临床上在病疑似这时,你从轻治不要从重治啊,无论是汗、吐、下都是如此的。

上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209条
下一章:曹颖甫·伤寒论第209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