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316.少阴病…

伤寒论第316条

刘渡舟
刘渡舟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后加减法:

若咳者,加五味半斤,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解析】本条论述少阴病阳虚水泛证治。

“太阳病篇”第86条所列的真武汤证,是太阳病过汗损伤少阴之阳而致水泛为患;本条则是论述少阴阳虚阴盛的水邪为患。两条互相参照、对比发挥,以见太阳与少阴一为水腑,一为水脏的表里关系,以及其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不愈,至四五日邪气入里则见腹痛、下利、小便不利等证。这是因为少阴阳虚不能制水,以致水邪泛滥而为病。水寒在内,筋脉拘挛,则腹痛;水寒内蓄,阳虚不化,则小便不利;水寒外溢,阴凝重着,则四肢沉重疼痛;若水寒下渍于肠,则下利腹泻。

本证的“四肢沉重疼痛”,与附子汤证的“手足寒,骨节痛”在病机与证候表现上不尽相同:彼为少阴阳虚有寒,寒邪收引,营卫凝涩不通而出现的骨节疼痛;此为阳虚不能制水,水邪溢于四肢为患,故痛而且重,而肢重却是主要的证候特点。

由于水邪变动不居,可随气机升降而到处为患,故其或然之证甚多:若水邪上凌心肺,可见心悸而咳;上逆于胃,则气逆而呕;泛于肌肤则肿;上蒙清窍,则头目眩晕;下迫大肠,则下利更甚。若阳虚肾关不固,不能制水,亦可见小便利。上述诸证,若究其病源,皆属肾阳虚,不能制水,水邪泛滥为患。因水邪为致病的重点,故曰“此为有水气”。治以真武汤温阳祛寒,化气行水。

真武汤用附子之辛热,温经回阳以散寒水;辅以白术温运脾气,补土以制水;术、附合用,还可温煦经脉以除寒湿;茯苓淡渗,协白术以利水;生姜辛温,配附子扶阳消阴以散水邪;芍药活血脉、利小便,且能制约姜、附之辛燥,使之温经散寒而不伤阴。方中诸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可谓有制之师。

本方与附子汤,均为温阳之剂,方剂的组成也仅有一药之差,但两方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柯韵伯指出:附子汤为大温大补之方,与真武汤似同而实异,倍术附去姜加参,是温补以壮元阳,真武汤还是温散而利肾水也。道出了两方的基本不同之处。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316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316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