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338.伤寒脉…

伤寒论第338条

刘渡舟
刘渡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为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蚘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 蜀椒四两,去子 桂枝六两 人参六两 黄蘗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解析】本条论述蛔厥病的证治。

在伤寒发病过程中,出现脉微而手足厥冷的证候,是阳虚阴盛的反映。至七八日寒邪愈甚则阳气益虚,致使其人不但手足厥冷不回,而且周身皮肤亦同时发凉并伴有肢体躁动不安乃至没有片刻的安稳之时。这是因为其人阴寒过盛、阳气虚极,既不能温煦肢体,也不能充养精神所致。此病叫作“藏厥”,乃是纯阴无阳的危候,而不是“蚘厥”,两者不能相混。

蛔厥与脏厥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蚘厥”有呕吐蛔虫的特点,即“蚘厥者,其人当吐蚘”。“当”者,常也,言其人素常就有吐蛔虫的历史。再者,蛔厥之“厥”与脏厥之“厥”在表现上也有所不同,后者为手足持续厥冷,前者的手足厥冷往往不能持续,而是当蛔虫上扰,发生吐逆、心烦、疼痛之时,则出现厥逆。“令病者静”的“令”字乃是“今”字之误。蛔厥病人见烦而不躁,且只是在蛔动上扰时才烦,不上扰则安静,即时烦时止,此又与脏厥“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截然不同。

蛔厥的病理变化为其人“藏寒”,即肠胃有寒。蛔虫有喜温畏寒的习性,为避寒就温而“上入膈”,所以其人发烦。若蛔不上扰,其烦即止,所以这种烦是暂短的,即所谓“须臾复止”。病人进食,蛔闻食味又会上窜,扰于膈上则复烦,影响胃气不和则呕吐,蛔虫亦可随之而吐出,故“其人当自吐蚘”,即常自吐蛔。

本证反映了厥阴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即由于厥阴疏泄不利,气机不调,以致寒热格拒上下,阴阳气不相顺接,并进而影响脾胃不和,升降失常。这种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蛔厥证,当治以寒温并用,和胃安蛔,滋肝敛阳的乌梅丸为主。乌梅是方中主药,用醋浸则更益其酸,味酸入肝,能生津液、益肝阴、止烦渴、涩肠止泻安蛔;当归补血养肝,与乌梅相伍,可养肝阴,补肝体;附子、干姜、桂枝温经回阳以制其寒;辅以川椒、细辛,味辣性散,通阳破阴,制伏蛔虫;黄连、黄柏泄热于上,并驱蛔虫下行;人参益气、健脾,培土以制肝木。用米饭、白蜜甘甜之品作丸,不仅养胃气,且可作驱蛔之诱饵。全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以其酸以退蛔,以其辛以伏蛔,以其苦以下蛔,从而达到驱蛔之目的。

本方用于治蛔厥(类似现代医学所谓胆道蛔虫症)有极好疗效。除此之外,还可用治“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的厥阴寒热错杂证。由于本方寒热并行、补泻兼施,又有乌梅之酸敛固涩,再得米饭保胃气之助,故对寒热虚实夹杂的久利而滑脱不固之证,也有治疗作用。此外,临床用本方治疗肝胃不和、肝脾不和的吐呕、下利等证,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338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338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