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384.伤寒其…

伤寒论第384条

刘渡舟
刘渡舟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属阳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

【解析】本条论述伤寒与霍乱的脉证异同,而作了鉴别和比较。

伤寒表不解而又内传入阴经,则表里同病,亦可见身热、恶寒而吐利交作,证情类似霍乱。但若伤寒表不解,其脉必见浮紧。今初病即吐利,而脉反微涩,说明此证并非伤寒,乃“本是霍乱”为病。霍乱为病,“本呕下利”,发则吐利交作,速致津气大伤,故脉来微涩而无力。至于伤寒为病,则多是在四五日后邪传阴经之时,才见吐利。二者迥然有别,切不可将霍乱病误诊为伤寒而论治,此即所谓“不可治”之义。若霍乱吐利之后,其人欲似大便而不能,而仅见失气而已,此为吐下津伤化燥,胃肠失润所致,故曰“属阳明也”。因其并非传经之邪,故其病至十三日,当经气来复,津液得以恢复之时,则病可自愈。津伤转属阳明,虽大便必硬,但无其他腹满疼痛拒按、潮热、谵语等腑实燥热证候,故与阳明病的“胃家实”亦有所不同。

下利后,当便鞕,鞕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解析】本条承上条,论述下利后的各种证候变化。

下利后,津伤失润,大便当硬。因不属阳明胃家实证,虽大便硬,但腑气尚通,胃气尚和,故能食而有自愈的机转。今初病即“不能食”,但“到后经中”,即过七日以后而“颇能食”的,反映胃气已逐渐恢复,如复过一经而继续能食,则过一日其病当愈,此与上条所述十三日病当愈之义相同。若到后经中不愈者,则不属津伤便硬之阳明,当考虑是其他的病证。

以上三条,可以说是本篇的总论。全面地论述了霍乱病的脉证特点和预后转归,并与伤寒病进行了鉴别比较,也对霍乱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以上三条内容分析,可以看出霍乱和伤寒有以下几点不同:

1.病因:霍乱多是六淫与饮食杂糅之邪干于胃肠;伤寒则是邪客于表,由皮毛而入,逐渐传里。

2.病机:霍乱是脾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胃肠机能紊乱,其病由内而外;伤寒则是皮毛受邪,营卫失和,其病从外而内。

3.脉证:霍乱初起即见吐利交作,脉来微涩;伤寒则是时过几日,邪转入阴,方见吐利。病初起,邪在表,脉来浮紧。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384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384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