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392.伤寒阴…

伤寒论第392条

恽铁樵
恽铁樵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原注:花,一作眵。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花”后, 《玉函》有“眼胞赤”三字,《千金翼》作“痂胞赤花”,《巢源》作“眯”。

成无己云:大病新瘥,血气未复,余热未尽,强合阴阳得病者,名曰易。男子新病瘥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得病,名曰阳易;妇人新病瘥未平复,男子与之交得病,名曰阴易。丹按:以上出《巢源》。以阴阳相感动,其余毒相染着,如换易也。其人病身体重,少气者,损动真气也。少腹里急,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阴气极也。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者,感动之毒,所易之气,熏蒸于上也。与烧裈散,以道

阴气。

钱璜云:男女一交之后,自然元气空虚,余邪错杂于精气之中,走入精隧,溢入经络,乘其交后虚隙之中,入而浸淫于脏腑筋骨、脉络俞穴之间,则正气因邪而益虚,邪气因虚而益盛,故有此阴盛阳衰之诸证也。邪入阴经,身体必重,真阳亏损,三焦不运,宗气不行,所以少气。邪从阴窍而溜入少阴、厥阴,故少腹里急。若里急之甚,或引阴中拘挛,皆阴邪之所致也。阴邪在下,而虚阳上走,故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下焦虚冷,所以膝胫拘急也。此真所谓阴阳之患,故以烧裈散主之。

方有执云:伤寒,包中风而言也。易,犹交易、变易之易。言大病新瘥,血气未复,强合阴阳则二气交感,互相换易而为病也。

《肘后方》:两男两女,并不自相易,则易之为名,阴阳交换之谓也。

烧裈散方

妇人中裈近隐后,取烧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成本、《玉函》作“上取妇人中裩近隐后,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裩当烧灰。”

钱璜云:男女之交媾,《易》所谓“二气感应以相与”也,以未净之邪,随交合之情,精神魂魄,无不动摇,翕然而感,感而遂通,混入于少阴之里,故以近隐处之裩裆,引出其阴中之邪,所谓物从其类,同气相求之义也。

《医宗金鉴》云:男女裩裆,浊败之物也,烧灰用者,取其通散,亦同气相求之义耳。服后或汗出,或小便利则愈。阴头微肿者,是所易之毒,从阴窍而出,故肿也。《伤寒蕴要》曰:阴阳易,仲景治以烧裩散。《活人书》以豭鼠屎汤、瓜蒌根竹茹汤、竹皮汤、当归白术散之类主之,易老分寒热而治。若伤在少阴肾经,有寒无热者,以附子汤调下烧裩散;若伤在厥阴肝经者,以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附子,送下烧裩散主之;如有热者,以鼠屎竹茹汤之类,送下烧裩散主之。要在审察脉症,分其冷热而治矣。

《阴证略例》曰:若阴阳易,果得阴脉,当随证用之。若脉在厥阴,当归四逆汤送下烧裩散。若脉在少阴,通脉四逆汤送下烧裩散。若脉在太阴,四顺理中丸送下烧裩散。

《证治准绳》曰:尝治伤寒病未平复,犯房室,命在须臾,用独参汤调烧裩散,凡服参一二斤余,得愈者三四人。信哉,用药不可执一也。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392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