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长沙古本伤…

甘草附子汤方

刘世祯
刘世祯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朮二两,桂枝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此肺虚气逆,湿流经络,逆而上干之候。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风湿相搏于经络也。近之则痛剧,邪实于皮肤而不可按也。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颇似气弱表虚之候。以小便不利一证,知为湿邪上犯,乘虚于肺,则水不下行,故上为汗出短气,下为水道不通。肺合皮毛,故有时或身微肿,证似肺胀,脉当浮濡而按之涩,治宜甘草附子汤。君甘草以缓中,合朮、附而逐水,藉桂枝为使,以袪风而疏经脉,附子佐桂,更可化气利水。此证汗出气短,而不用黄耆者,以湿邪在上,遽尔用升提之品,则引邪上犯,必发喘满,此治法先后之序也。此证小便不利,而不用苓泽者,以素寒气虚之人,肾阳不能行水,温肾则水道通调,利水则气随下陷,反成淋滴,所谓相体以诊者此也。

故缓中通脉(通其经脉,桂枝之用是也),则掣痛自止。温肾运脾,则气化湿行,湿除而肺气自王,不必更补气也。服后当得微汗而解,能食汗出复烦者,胃风盛也,更服五合,频频少与,则胃和而诸证愈矣。本篇述湿邪之变,上下内外.化热化寒,无法不周,无变不摄,所举辨证之例,皆庸工难晓,毫厘易差之治,学者当会通而化裁之。

专题: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义疏
来源:《伤寒杂病论义疏》
上一章:例言
下一章:辨燥病脉证并治第八(按通行本本篇全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