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长沙古本伤…

葛根汤方

刘世祯
刘世祯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此与上桂枝加葛根汤主治之证,项背强几几恶风皆同,惟发热(太阳病故发热)无汗为异,此皮毛闭塞,荣卫之两郁也,脉当浮缓且大,按之微紧,宜葛根汤主之。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较桂枝加葛根汤,仅参麻黄一味,以开卫闭,乃方以葛根名者,知所重仍在葛根,但以无汗加麻黄耳。可知桂枝、麻黄之主治,惟视表实、表虚,有汗、无汗为辨,未可如泾渭之判,以桂枝为治风而不治寒,麻黄但治寒而不治风也。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两经之证,同时并作,谓之合病,若一经先病未愈,复连一经,谓之并病。此证所谓太阳阳明合病者,即风寒中表兼中里,风邪直入胃肠之候也。其人本胃中寒,加以太阳伤寒,外寒与内寒相应,风性急而内犯,鼓荡肠胃之气(西学谓肠之蠕动增速,则下利,即此义也),故令下利,脉当浮大而按之濡紧。治此不用温中之品者,以胃本无病,因外寒相感而为病,虽下利病象在里,而病因实为在表,故治其外而内自安。此病常常见之,后贤以阳并于表则里虚释之,假令阳并于表,发表则阳亡,里既虚矣,且当先救其里,尚可用葛根汤以发汗乎,亦有释为太阳发热恶寒,合阳明之目疼鼻干,为太阳阳明合病者,更与论旨相违,且何以致下利,更与目疼鼻干无关也。此证若脉浮而大(大为气实,非虚大也),口渴发热恶寒,便为二阳并病,宜大青龙汤治之。本论所示证治,一一皆治源之法,学者宜熟玩焉。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专题: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义疏
来源:《伤寒杂病论义疏》
上一章:例言
下一章:葛根加半夏汤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