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长沙古本伤…

旋覆代赭汤方

刘世祯
刘世祯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亦示虚实混糅之痞证也。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宜胃中空虚,邪无留著,乃独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不除,即频噫不止之谓),既无在表之邪(此指寒热),又非在里之证(此指呕利),此膈气中结,肺胃不交之变。膈气阻而津液内结,故心下痞硬;胃阳郁而客气上逆,故噫气不除。膈气不能内通,胃阳不得外布,上焦闭结,因使中府不转,虽噫而不作食臭,知非谷气之郁。所以然者,以膈藏肺之余气,中有络而无脉,膈闭则肺气不开,络阻而心阳亦格,遂致火为土郁,金受木横(心火郁于胃中,肺气阻于肝络),液结气忤,升降否隔(凡痰涎血水皆统于液)。本证脉当来促(上击之义)去衰.宜旋复代赭汤治之。旋复花味咸微凉(旧作微温者误),代赭石气平味苦,皆降逆气而入血分(旋复专入肺,代赭兼人肺胃,且入血分,故亦可以平肝气之上逆),君二者所以通肺肝血气之结;加人参以转大气,参半夏而行津液,使草、枣以和中府,重生姜而宣卫阳。此病在经隧,属脉道气格不通之候,非枳、朴所能取效。枳、朴专通气结,直达下焦,惟邪结肠胃与脉外在阳之证宜之;若代赭则性入血分,虽主降但至胃而止,所以降脉道中逆气之结(后贤以代赭入心肝二经者以此)。后贤不解料度府藏,竟以代赭、旋覆为通治喘逆痞结之剂,若肝阳逆陷者得之,必生气强抑,躁乱狂谵,魂脱而死,脉学之不明,盖可叹也。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专题: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义疏
来源:《伤寒杂病论义疏》
上一章:例言
下一章: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