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长沙古本伤…

干姜半夏竹茹茯苓汤方

刘世祯
刘世祯

干姜二两半夏一升竹茹一两茯苓四两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日可三四服,得吐止为度。

此手足太阴俱病(冠以太阴病者,明病邪在经),肺燥脾寒之证。脾寒则津不上输,肺燥则渴欲饮水,证由胃阳内衰,中焦失如沤之化(泌糟粕、蒸津液是也),水下入肠不纳,故令饮水即吐。以纳精之用在脾,化气之功在胃,胃不消水,由于脾不纳津,太阴不开,因令阳明失降。脾精不上散于肺,则肺燥而津干,肺气不下通于肾,则气停而水积。凡水隔在上与水隔在下,皆能令饮水即吐。所以然者,水隔即停留不化,再饮水不能消纳,势必入则反出。隔上则水吐最速,隔下则水吐较迟,相去不过四五息或八九息之久。若水在中,必腹胀满,名曰蓄。蓄者,反复于中焦,不上不下,与隔不同。盖中焦闭则水隔在上,上焦闭则水隔在下,下焦闭则水蓄在中。本条乃中焦闭塞,水郁不能化气之证。

脉当浮弦而涩,弦为饮停,涩为湿滞。方用干姜、半夏温胃脾降逆,竹茹、茯苓清燥利水,寒热并行,而上燥中寒俱解,水能化气而渴亦处愈。笔茹微寒之性,清肺燥且解经脉湿热,非功专止呕。半夏降胃而通液道,故水停而渴者可用,若肺胃津枯又当忌之。

本论既有渴去半夏易栝蒌根之法,而此复用以止渴者,知百病之治,皆所重在知源也(水入于胃,其大部必待入肠始能吸收,肠之吸纳水津,由脾气之行化也。故水停于胃之证,当责脾而不责胃,属太阴而不属阳明也)。

太阴病,下利,口渴,发热汗出,此为脾津竭,脉当虚数而涩,人参白术生姜大枣甘草饴胶汤主之(通行本佚)。

专题: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义疏
来源:《伤寒杂病论义疏》
上一章:例言
下一章:人参白术生姜大枣甘草饴胶汤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