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长沙古本伤…

厚朴茯苓半夏面麦豆黄卷汤方

刘世祯
刘世祯

厚朴二两茯苓三两半夏半升面麦三两,水浸取芽,火上炒香豆卷一两粳米五合,炒微黑生姜一两,切上七味,以水六升,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宿食之证不一,小肠有宿食,当暮发热,必腹中有胀满之处(以不限绕脐故也)。伤食恶食者为常,或噫气食臭,或腹中胀满。其虚实以脉辨之,滑而按之实者,谷气之内壅也,可下其实。曰宜承气汤而不冠何方者,明当随证进退,诛伐不可过剂。若脉但滑而不实者,此虽有宿食而胃中不实,法不可下,宜以消食之剂,引导糟粕下行(盖谷精外阻于脾络,非糟粕内实于胃中也),厚朴茯苓半夏面麦豆黄卷汤主之。厚朴、半夏降胃以解气结,面麦(即麦芽)、豆卷渗湿而消食滞(两者皆生机最盛,故可导滞),粳米助谷气之运行,生姜宣胃阳之郁阻,茯苓利水,引导药力下行。便溏则脾阳素弱,加白术以补脾。此消导和平之剂也。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藏气法时之义,脾为阴土,王于亥至丑,故为解时,若不解者,必以王时而剧。六经例同。

专题: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义疏
来源:《伤寒杂病论义疏》
上一章:例言
下一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