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4.伤寒一日…

伤寒论第4条

曹颖甫
曹颖甫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此本《内经》文字,仲师祖述《内经》,岂有推翻前人之理?《内经》原系汉人伪托,当在仲景之前。故发端即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自来注家不知一日为一候,遂致相沿为讹谬。高士宗明知二日未必遽传阳明,以为正气相传,不关病气。夫六经营卫,昼夜流通,岂有既病伤寒,一日专主一经之理?仲师恐人不明一日、二三日之义,后文即申之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此可见本节所谓一日,即后文所谓七日。伤寒发于太阳,以七日为一候,犹黄瘅病发于太阴,以六日为一候也。《诗·豳风·七月篇》详言农政,以三十日为一候,故冬十一月为一之日,十二月为二之日,正月为三之日,二月为四之日也。知一日、二日为一候、二候,则未满三日可汗而愈,既满三日可下而愈,可以释然无疑矣。此节凭脉辨证,知邪之传与不传,盖浮紧为伤寒正脉,静即不变动之谓,已满七日,而浮紧之脉绝无变动,便可知其为不传他经。此意惟包识生能言之,余子碌碌,不足数也。至如太阳失表,胃中化燥,熏灼未泄之汗液,致湿痰留于胃之上口,胃底胆汁不能相容,则抗拒而欲吐,盖湿痰被胃热蕴蒸,若沸汤然,上溢而不能止也。胃中化热,阳热上攻,则苦躁烦,而脉亦为之数急,即此可决为邪传阳明。张隐庵乃谓太阳受邪,感少阴之气化者为传,殊失仲师本旨。

上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4条
下一章:张锡驹·伤寒论第4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