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23.太阳病…

伤寒论第23条

胡希恕
胡希恕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这是一节,这一大条分成三节。头一节,说太阳病在八九天的时候,真正的伤寒病八九天的时候就是一个关口。这个病好也在这个时候,危险期过去了;可是病的恶化也在这个时候。八九天在伤寒病里是这么一个阶段。

假如这个病有了这种变化,“如疟状”,发疟疾大家都知道,定时发作;“发热恶寒”,有定时的发热恶寒,而且“热多寒少”。表证以恶寒为主,我们以后有很多段落,(如)“恶寒者表未解”。如果病要去表,恶寒就要少,没有表证的就不恶寒。所以表证我们每每以恶寒的轻重多少,而来验证表证之进退有无。那么这一节就说明这个,这个人变成这么个情形:定时发寒热,可是热多寒少。

是不是这个病转变了呢?底下又接着说了,“其人不呕”,要转变成少阳病,则心烦喜呕,非要呕不可,但这个人不呕,证明没传少阳。“清便欲自可”,就是大小便正常。二便正常了,也没传阳明。若是传阳明,则大便燥结,小便黄赤或红赤(但)也没有。所以这病既没传少阳,又没传阳明,只是一天二三度发,就是二三次发寒热,而且热多寒少。

看看脉吧,“脉微缓”。微缓不是又微又缓,而是微见其缓,微微的缓。脉不数急,也不紧,见着像缓弱,缓弱说明这个病现在平静。咱们开始就讲“脉若静者为不传也,脉若数急者为传也”。脉数急说明病正在发展变化,而脉微见其缓弱说明邪已经衰了。可是这病现在来说是没好的,还是发热恶寒如疟状嘛,而且热还偏多一点。热多脉应该快呀,应该数急,但脉反倒微缓,挺缓弱,意思也就是当然不是快了。

根据脉与“热多寒少”比较来看,这个热不要紧的,不久将好了。因为脉见到缓弱,是邪衰的一种反应。尤其急性病一来,脉都数急呀,而且应手脉紧,紧脉不是好现象。假若这脉也不紧了,而是缓弱了,也不快了,那么这个病也就停止了往前进展。尤其缓弱,说明邪气已衰了,病就“不了了”了,言外就是说这个病不治也可以望其自愈。这是头一段。

2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这又是一段。说(也是)太阳病得个八九日,虽然是如疟状,一天两天都发,(但)它不是热多寒少,(而)是只恶寒,一味地恶寒而脉微,脉微是不足的脉了,所以脉微者为亡阳,就是没津液,这是表里俱衰啊。

这段也可以这么讲,就是太阳病得之八九日,没有如疟状和(具有)以下这些情况,“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脉微而恶寒”,这个人是光恶寒而脉微,这是表里俱虚,陷于阴寒症状。那么这个时候是不能够再发汗、再吐、再下了。这么讲也可以,没有“如疟状”。

总而言之,第二段不是这一(大)段所论述的(重点)。

头一段所说的,欲愈者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寒热,热多寒少,而且脉微见其缓弱,这是邪衰病有欲愈之兆,言外之意不治也可以;这一段说到八九日的时候,脉微而恶寒。无热而恶寒,脉已深陷于里阴寒的一种证候,所以它叫表里俱虚,不可再发汗、再吐、再下了。怎么办呢?就是用温补的法子了。用什么药呀?随证治之,后头有啊。后头有很多方子治这个病,但现在主要不是(论述)治这个病。底下就是第三段了。

3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这个又反过来到前面了,“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虽然“脉微缓者,为欲愈也”。但是,如果这个人“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

欲愈,不会颜面赤红啊。他说如果这个人面色反有热色,热色就是红,面色缘缘正赤啊,要是这样的话,病还不是要好的。为什么呢?古人有个名称,叫作怫郁在面,阳气怫郁在表。所以这还是表没解的一种证候,表热它出不来,所以人脸就发红。人不得小汗出,要一得小汗出就不红了。而且病人的身体发痒,要出汗它出不来,水分含在皮肤里头,人就发痒。你问问他,准痒。这样子,所以用小发汗法,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为什么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呢?你看看啊,这是桂枝汤麻黄汤的合方,各取小量,都是各取1/3,量极小。为什么呢?你看那个证候,我给你们分析分析就明白了。合方是两个病合并到一起,你得有个认识。你看这段说得很好,“如疟状”,就是定时发寒热,不过这句话他写到前面了,后头有这个意思,说“脏无他病,时发热汗出者,桂枝汤主之”。时发热汗出,就是定时发热而汗出,这是桂枝汤证,古人叫营卫不调、营卫不谐。那么这一段你们看一看,如疟状,就是定时发寒热了。定时发寒热则它像桂枝汤证又不是整个桂枝汤证,定时发热汗出才是桂枝汤证。

它这个(症状)虽然定时发热多,(恶)寒少,但是它不汗出。桂枝汤证有一半,那一半不汗出是什么证啊?不得小汗出,出不来汗,是麻黄汤证的一半嘛,是不是?

所以我们对于合方,你若对方证不熟就搞不清楚。这个(病症)既有桂枝汤证的时发热汗出,可不完全是桂枝汤证,完全是桂枝汤证就不用麻黄汤了,它又有不得小汗出的麻黄汤证,可是麻黄汤它只能够发汗,不能够治“时发热,如疟状”。所以这两个方证都具备,但都不全,所以它是合方治疗。

但是这个病非常轻,一日二三度发寒热而且脉微缓,这是欲愈的一种情况。但就由于怫郁在表,表还没完全解,得个小汗就能解,所以这个方剂(麻黄桂枝各半汤)药用得非常轻。你们看一看,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一两十六铢再拿三除,很少的一点啊。这是古制,一两是二十四铢,六铢是一分,一两是四分,这是古时候度量衡的制度。(它)不到二两,二十四铢一两,它是一两零十六铢。底下都一样了,芍药、生姜、甘草、麻黄各一两,你看一两拿三除,古制才三钱挂点零。古制一两合现在三钱,那很轻了。它也是三副呀,才几分的药,很轻很轻了。

看看底下的煎服法,“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这是一个定则,煎药的法则。麻黄这个药,沫子缠脑袋,所以煎这个药都要先煮麻黄,煮一二开(沸),把沫子撇一撇,现在还是应该遵守的,把那沫子撇了。“内诸药”,再把其他的药搁里头,煮取一升八合。古人是量病用药,不但药量轻,吃得也轻,一升八合他均了三次吃,每次吃六合,不像咱们前面吃桂枝汤,一回吃一升。这地方咱们在临床上都要注意了,轻病不但药量轻,而且每次吃得也少,所以这是方法啊,在临床上要注意了。病重,量重,要多吃;病轻,量小,要少用。温服六合,三六一十八嘛。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这个方子本来是这么说的,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他把桂枝汤也煎出来,麻黄汤也煎出来,这个里头倒三合,那个里头倒三合,三合就是1/3了,一升拿出三合不就是1/3吗?然后两个搁到一起,不就是六合了嘛(十合为一升),顿服。这个方剂原先(原起)是这么注明的,那么现在呢?张仲景就把它放到一个方子里了,就用这个分量。

这个方子(桂枝麻黄各半汤)是小发汗的方,发汗很轻很轻的。底下林亿他们给算分量,根据原先(原起)是这么搁的,但是这两个方子的比例数,还是搁1/3,两个(方子)都是各半,等量,各取本方的多少。我们现在来用,也就是把桂枝汤取1/3,麻黄汤取1/3,但是相重(合)的药不要加在一起。像甘草,桂枝汤有甘草,麻黄汤也有甘草,把两个(同一种药)的量加起来也不行。(方子)合到一起,(其中两方)共有的药味,就根据这个(两方之中相同药物的剂量)量大的用。那(两方之中药物)不同的,单个都拿出来合方,如果(是)1/3,取1/3的量就行。你像桂枝、麻黄原先(原起)都是三钱,现在各取一钱就行了。再小发汗,你还可以再轻取,那也不是固定的。研究这个东西也是,它不是固定的。我们在临床上,根据病的情况,还可以少取,就是麻黄一钱,也没有大发汗的,也不会大发汗。

上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23条
下一章:曹颖甫·伤寒论第23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