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27.太阳病…

陈伯坛伤寒论27(1)

陈伯坛
陈伯坛

病在阳,始书太阳病,安有无阳之太阳病哉?发热恶寒,非明明病发于阳哉?彼寒多热少,在厥阴为阳气退。则热多寒少,在太阳为阳气进矣。若以证论证,谓为阳多于阴,犹有说也。奈何脉微弱,与上脉微缓仅易一字。缓脉是浮弱二脉浑为一,弱脉是阴阳二脉缺其一。故同是微也,浮阳归经之微则如彼,彼有阳也。浮阳离经之微则如此,此无阳也。脉无阳而证有阳,对言之则证无阴而脉有阴。看一面勘出两面,此证所以无阴者,必阳过于浮,曳阴弱而不起。此脉所以无阳者,必阴过于弱,系浮阳而不住,而后微浮不见浮。微弱仅见弱也,得毋并于阳则热多,热盛故掩其浮。并于阴则寒少,寒薄故不掩其弱耶?非也。苟浮阳为多热所包围,脉当洪大以弱,未有阳盛而脉微之理。上言脉微而恶寒,则发热不关脉微可知。惟汗出为阳微,阳气或隐或现故曰微。不书汗出,更掩护微阳于微汗之中,则微之又微。大抵热邪相逼之甚,浮阳方藉溱溱之汗为保障。宜其汗浮于阳,而热浮于汗,不至形如疟者。汗无暇以却邪,邪无隙以夺汗耳。是脉微显非汗出必解之脉,亦非阳脉微先汗出而解之脉,乃微与弱仅有一丝之连,皆因手足阴阳如藕断。连阴阳者汗,变见浮脉为微脉者亦汗也。假令脉浮自汗出,毫毛以外即天涯矣,孤阳还有乡思哉?曰不可发汗一发便难收。欲急追其阳而不得,岂鞭长莫及之桂枝,发汗后尚可更行乎?就如阴弱汗不出,又无主桂之例也。曰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长沙又不如前法以用桂矣。夫二者阴之称,一者阳之称也。无阳则阴独,妙以越婢伴桂枝。桂枝有后德,越婢无躐席之嫌,巾帼中非不可以效驰驱也,殆方意之巧思绮合者欤?此变通桂枝之第十法,并参伍麻之一桂之二,又一法也。方旨详注于后。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第27条
下一章:陈伯坛·伤寒论27(2)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