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绪论

妊娠、产后

张璐
张璐

夫伤寒证类多端,且多挟见诸证,非刻意精别,用药必致差误,即如妇人伤寒,多兼经候胎产,调治更难,经行之时,虽有外感风寒,必和解中兼调血为主,如小柴胡合芎、归、丹皮之类,否则邪伤冲任,而为热入血室矣。

又《辨脉法》云: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此条《伤寒论》中不出方,而《金匮》半产漏下,主以旋覆花汤,方用旋覆、葱白、新绛三味,则知其意多从表邪起见,与男子虚劳失精之用小建中、黄芪建中、桂枝加龙骨、牡蛎等方同义。大抵虚劳失血,而见弦大之脉,皆是外感误治而成,此云脉弦而大,按之减小者,谓之芤,明是表邪不解,里血受伤之候,若更指下坚强,如按鼓皮,则谓之革,又为邪胜正衰,胃气革除之候,而仲景毫不以虚为虑,仍用旋覆之解结,葱白之散邪,新染绛帛之入膀胱而和血,即如后世用一味防风丸,治风入胞门之崩,与此方药虽异,而理不殊也。

妊娠伤寒,首宜固胎顺气,虽见脉紧无汗,切不可用麻黄、青龙及一切解表猛剂。以风药性升,皆犯胎气也。其脉以缓滑流利为顺,虚涩及躁急不调为逆,其解肌药,惟桂枝汤无碍,《金匮》云: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则知妊娠虽无表证,亦宜用此以和荣卫也。郑虚庵曰:妊娠伤风,无论时月及月分多少,俱宜严氏紫苏饮多加葱白安胎为要,咳嗽多者,金沸草散加减。妊娠伤寒,轻者淅淅恶寒,翕翕发热,重则头痛身疼,久而伤胎,亦宜紫苏饮,或香苏散,并加葱白、香豉。倘至半产胎伤,多致不救也。妊娠而犯冬温,温热,疫疠,多致伤胎,若冬温则阳旦汤,春温则黄芩汤,热病则白虎汤,时行疫疠则达原饮,不惟善解热毒,兼能护持胎气,更无藉于井泥涂脐之法也。若实热便秘,急宜凉膈散、承气汤下之,庶免邪热伤胎之患,惟大小便如常,知里无热,慎不可下之,妄下引邪内入,必致伤胎无疑。若下后热不退,白虎与承气并用,或前后而用,若误用参、芪,壅遏毒邪,则胎愈不安也。倘见腰腹痛,必堕无疑。须预言之,药无及矣。若其脉数疾无伦,喘胀呕逆,腹中重堕不能转侧,当脐久按觉冷,或有瘀垢下行,但看舌色及爪甲青黑,其胎已死也。急宜平胃散煎成,调芒硝半两许下之,虚极不胜药力者,加人参两许驾驭之,若并唇面青黑,而呕哕不止,口中有秽气者,子母俱死,切勿用药。

新产感冒发热,大为危候,然有产时伤力,或去血过多,或恶露不行,或早起劳动,或饮食停滞,及蒸乳一切发热,不可误认外感,妄施汗剂,以其气血大亏,百病乘虚而入,即使更受风,亦宜调理气血为主,其脉以小弱滑利为吉,紧实坚大为逆,数大散漫亦危,更须问恶露行与不行,小腹痛与不痛,若痛者,以行气导血为先,新产小腹结痛,炒黑山楂肉三五钱,炒黑砂糖两许煎服,瘀血即行,其痛立止。虚人加人参、炙甘草、炮姜、茯苓、泽兰之类,风寒则加桂枝二三服,自效。若小腹不疼,头痛身热,恶寒无汗,或喘或咳,宜香苏散,有食,小剂芎苏、参苏,随气血取用。有瘀血,兼行血药,值时行不正之气,遍身疼痛无汗,败毒散或香苏散加葱白、香豉。《金匮》云:产后中风,数日不解,头痛恶寒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者,可与阳旦汤。又曰:产后中风发热而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又云:妇人在草蓐中,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郑虚庵云:凡产后伤寒,切不可遽用小柴胡,以有黄芩在内,易停恶血伤人也。产后虽犯时疫,宜柴胡四物汤加减(即小柴胡合四物汤)。《素问》云:乳子而病热,脉悬小,手足温则生,寒则死,此言伤寒也;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而缓则生,急则死,此言伤风也。通宜小建中加葱、豉。乳子者,言产后以乳哺子也。张介宾类入小儿门,大缪。产后伤风,寒热如疟,兼腹内拘急,不能食,宜小柴胡去黄芩加当归、红花、丹皮,甚则加炮姜、茯苓去瘀为主。虽有大热,不得用苦寒,产后虚羸寒热,有似外感,食少腹胀,方书俱用增损柴胡汤,然不若柴胡桂枝汤去黄芩加川芎,和其营卫,庶免褥劳之患。

妇人血风,因大脱血,而虚热燥结,热甚则风生,其证烦躁身热,循衣摸床,撮空闭目,不省人事,扬手掷足,摇动不安,错语神昏,脉浮而虚,或弦革者难治,宜生地黄黄连汤。脉实稍加酒大黄。

产后伤寒,切不可过用表药,多汗经虚,每致发痉也。

凡胎前发热,理中合四物,白术地黄加柴胡、茯苓。产后发热,四君子入桂枝、芎、归。临产发热,逍遥散加减。产妇血虚,最易发热,不可一概认为外感也。

今之医者治病,一见发热,便认外感,不论风寒营卫,及里实,便硬概用发散,鲜不误人。如里发热认作表发热者,其脉浮紧无汗,为伤寒,浮缓有汗为中风,皆风寒外袭,表发热也。其脉实而蒸蒸发热,六七日不大便者,为里实发热。邪气内传而热也。

有里恶寒认作表恶寒者,初起不热,但恶寒而体倦息微,脉沉迟无力,此寒中三阴。里恶寒也。若初起恶寒,而体重气促,脉阴阳俱紧,为表恶寒。始虽恶寒,后必发热也。

有冬温认作伤寒者,冬温因肾气不藏,不正之气入伤太阳、少阴二经,始病多不恶寒,便心烦大发热而渴,必咽痛或下利,脉来左手弦软,伤寒则风外来,始病必先恶寒,而后发热。始先不渴,至三四日后,热耗津液,方渴,脉必人迎紧盛也。

有伏气发温认作感冒者,伏气乃冬时伏藏之邪,自内达表,必不恶寒而发热,一热即口燥咽干而渴,气口脉洪大倍于人迎。感冒是暴感非时寒气,始病虽发热,一二日内必不作烦渴,人迎之脉必弦盛倍于气口也。

有劳力感寒认作伤寒者,辛苦劳役之人,头疼恶寒,身体倦怠而痛,微渴自汗,此因内伤血气,兼外感风寒,人迎脉必弦紧,气口脉必虚弱,两尺必弦数,所谓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是也。

有夹阴认作阴证者。夹阴则有头疼发热,但足不热,或阳缩入腹。阴证则无头痛发热也。

有感冒非时暴寒认作正伤寒者。冬月寒水主令,故正伤寒中风必先太阳,若感非时风寒,春多兼足少阳而寒热,秋多兼手太阴而咳嗽,若暴寒势甚,亦必伤足太阳为多。盖肾本寒水之经,同气相感也。

有动阴血认作鼻衄者,少阴无汗而强发之,血随药动,或从口鼻耳目出,名下厥上竭,言阳随血则上竭,阴在下而发厥也。若衄则太阳表邪失于汗下,或汗下不解,邪郁经中而致也。

有直中阴经真寒证认作传经证者,阴证则先不发热,四五日或六七日后反发热者,阴极生热也。传经阴证,则先发热,五六日后而变四逆厥冷,热极反兼寒化也。亦有始本阳证,汗下太过而变虚寒,反发热烦躁者,阴阳俱虚竭也。

有独语认作郑声者,伤寒邪热未解,睡中自语名独语,精神昏愦也。若汗下太过,声出咽中,无力接续名郑声,正气虚夺也。

有少阴发热认作太阳发热者,少阴则脉沉无头痛,太阳则脉浮紧而头痛也。

有太阳无脉便认死证者,伤寒六七日或十余日,脉伏而不起者,此欲作战汗而解也。如大下后,厥冷下利无脉,是骤虚,脉随气脱也。与三阴厥冷无脉,炙之不温,及服姜、附,脉不出,皆死证也。

有血证发黄认作湿热发黄者,血证则小便自利,伤血而不伤气也,湿热则小便不利,气病而衃病也。

有痞满认作结胸者,痞为虚邪,必居胸胁,不在中也,虽满而不痛,结胸为实邪正在胸中,痛不可近者,为大结胸,若按之方痛者,为小结胸。

有心下硬痛,下利清水而认为漏底者,因热邪传里,燥屎内结,小腹硬痛,谵语恶热,渴饮水浆而利,乃下旁流纯清臭水,为热结利。若下利清谷,腹痛喜按者为内寒,又夹食伤寒,因本虚不化,不结而自利。或因误用消导及攻下,遂利不止者,欲名漏底也。

有如狂认作发狂者,伤寒初起无热,狂言烦躁不安,精来不与人相当,此因热结膀胱也。又有当汗不汗,五六日后小便利大便黑,此蓄血如狂也。若阳明内实发狂,必妄言谵语,欲登高弃衣,此为燥结失下而致也。

有谵语认作狂言者,谵语有虚有实,热入胃腑,水涸燥结者,阳邪内实也,可下之。若火劫取汗谵语者,神明扰乱也,宜清之。多汗亡阳谵语者,阳神躁扰也,宜和之。下利纯清水而谵语者,阳邪暴虐,有似阴寒也,急下之。若狂言不能食者,是失志,失志为肾绝,必死,勿治。

有女劳复认作阴阳易者,瘥后御女为女劳复,此虚邪为患,复犯虚虚之戒,必死。若不病人与病新瘥者,交而得病者,为阴阳易,此热毒虽乘虚入犯少阴,犹可用祛热药治之。

有合病认作并病者,合病则一得病便见两经之证,并病则先见一经证,一两日又加一经证见。前证不罢,两经俱病也。若先见一经证,更变他经者,又为传经矣。有暑证认作感寒者,暑证则热伤心包,微凉外郁,表之阳虚,必背微恶寒而脉虚,或弦细芤迟,暑伤气而不伤形也。若暑证而脉反弦紧恶寒者,此更感非时寒气也。若阳明中暍,则烦躁口干多汗,前板齿燥而脉洪大,当昼热盛,则脉大证剧,至夜稍凉,则脉与证俱减,可,此热伤阳而不伤阴也。若壮热烦渴引饮,脉来洪盛,气口倍于人迎,昼夜诊之无异者,此冬时伏藏之邪,至夏发为热病也。

有哕而认作干呕者,哕为胃虚,误攻其热,或饮冷水所致。其声浊恶而长,干呕则似吐而无物出,胃中热与谷气相并,及水逆痰气所致,非恶候也。

有短气认作发喘者,呼吸短促而反盛者为短气,此失于汗下所致,宜分表里汗下之。若气息虚微不续为少气,此汗下太过所致,宜生津兼和营卫。若里气逆上,张口抬肩者为发喘,此因水饮伤肺所致,宜疏表邪、散水饮为首务。若夫真阳不归,而卫气逆上者,又当从事桂、附,然多不能救也。

有蚊迹认作发斑者,发斑多见于胸腹,先红后赤,蚊迹多见于手足,先红后黄也。

有正阳阳明腑证认作阳明经病者,腑病是胃腑受病,则六七日不大便,谵语发渴而脉实,经病是经络受病,则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而脉长,温热发于阳明,则自腑达经,烦渴,自汗,壮热,目脉赤而脉洪大。

有温疟认作风疟者,温疟则温病热邪未尽,重感于寒而成,发于春夏之交,其证多热少寒,风疟则多发于夏秋也。

有疫痢认作漏底者,盖疫痢是冬时伏气,因春夏多雨,火邪复为湿伏,延至秋时,真阳内入其邪,内不能容,外不得泄,变为下痢,其证大发热而下痢烦渴,其脉必气口洪盛,古人以败毒散加陈仓米治之,误与攻积利水必死。若漏底是因肾气素亏,或夹冷食而见外热里寒之证,其脉必尺中微弱,当从夹阴例治,亦有热邪传里而下利秽积者,又当从传经热证治之。

有中湿认作风湿者,中湿则一身尺痛而重,脉来沉缓,或面黄头痛鼻塞,风湿则一身尽痛而肿,关节不利,不能转侧,恶风不欲去衣。其脉浮虚而涩。有燥证认作湿证者,燥证则肌肤枯槁,血少不能营养百脉,而痿弱无力,湿痹则肢体浮肿,经隧中为湿所袭,而痹着不举也。

有标本全不晓者,即如厥逆,若先发热,至五六日传进阴经血分而厥,则为阳厥,若始先不发热,即恶寒蜷卧而厥,则为阴厥。及诸病皆有假寒假热,要以邪实壮热为本病,本虚假热为标病也。有杂证类伤寒者,诸凡杂证发热,皆发于里,夜甚于昼,惟伤寒为表邪郁发于外,而昼夜俱热也。已上诸证,必须详审明确,方得用药无误。如未病素脾约,才病忽便利,未病先有痼疾,已病重添新病之类,若不审谛,宁无误治之失耶。

至于不治诸证,亦须胸次了然,临证始能决断。如伤寒病热不退,脉反沉细者死。

咳逆上气脉散者死。

三部紧盛,汗出不解者死。阴阳尺寸俱虚,热不止者死。

身热喘粗,脉躁疾者死。

汗后而热不解,未可言死,脉如转索者其日死。

谵语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厥逆脉沉细者死。

阳病见阴脉者死。

发少阴汗,连厥阴血者,厥竭而死。

发左右动气,汗者死。

大发风湿汗者死。

发阴阳毒,过六七日死。

误汗言乱目眩者死。

湿家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而下利不止者死。

关格不得尿,头汗者死。

不尿腹满加哕者死。

大发湿家汗,成痉者死。

发少阳汗,谵语者死。

亡阳谵语脉短者死。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

下利者亦死。

吐下不解,循衣摸床,微喘直视,脉涩者死。

内伤瘀积,蓄血如狂,下如污泥者死。

少阳证误下,身黄,胸胁石硬者死。

阳明病心下硬满,攻之利遂不止者死。

发湿温汗,为重暍者死。

两感伤寒得死。

汗出热不解而脉躁疾,为阴阳交者死。

阴阳易热极躁乱,脉急疾无伦者死。

夹阴伤寒,身热足冷,下虚邪盛,不可温者死。

温热时行大发热,手足下体寒,阳缩,脉沉小虚散者死。

温病遍身紫赤者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结胸脉浮大者,下之死。

狂言不能食者死。

发厥肌冷而躁,无时得安者死。

如结胸状,舌上苔滑,为脏结者死。

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死。

黑斑如果实黡者死。

舌卷囊缩者死。

少阴病,下利,脉弦长,名曰负者死。

目乱无神气者死。

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

恶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者死。

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下利厥逆无脉,服汤,脉暴出者死。

脉不出者亦死。

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厥不止者死。

汗出不止者亦死。

下利厥冷,烦躁无脉,灸之不温,反微喘,厥不还者死。

下利脉反实者死。

厥利本不能食,今反能食,为除中者死。

伤寒七八日大发热,汗出如贯珠,为气衰者死。

爪甲青为阳衰者死。

循衣摸床,为神乱者死。

四肢振动,唇吻反青,为肝绝者死。

体如烟薰,直视摇头,为心绝者死。

环口黧黑,冷汗发黄,为脾绝者死。

汗出如油,声如鼻鼾,为肺绝者死。

卵缩遗尿,狂言目瞑,为肾绝者死。

喘而不休,为邪胜者死。

水浆不下,为胃绝者死。

形体不仁,为营卫不行者死。

乍静乍乱,为命绝者死。

已上死证,不可轻投汤剂。若邪热甚者,静候气衰,或有可生之理,正气衰者,惟与浆饮,庶几元神将复。经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利后,则实者活。此其候也。要知伤寒证类百出,贵在治法先后不误,则长沙复起,不过如是。余于暇日,集诸家之要,添以所历,辨论颇晰,临证庶无歧谬,非敢云补长沙未逮,聊以抒刍荛之一得耳。

专题:伤寒绪论
来源:《伤寒绪论》
上一章:温病、风温
下一章:脉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