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绪论

恶寒

张璐
张璐

伤寒恶寒,虽身居密室,犹自憎寒拘急,甚则寒栗鼓颔,向火不能遏其寒,非若寒热之恶寒,热至则不恶也。如已发热,则身热不欲去衣,由阴气上入阳中,或阳微,或风虚相抟所致。恶寒一切属表,虽里证悉具,而微恶寒者,犹当解表,俟恶寒已,乃可攻里。故先恶寒而发热者,为外恶寒,为阳病。在阳宜发汗,然尺中迟弱者,慎不可汗,当用黄芪建中汤。

若太阳证犯本,恶寒发热未除,渴而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先服一半探吐之,发汗后,恶寒为虚,芍药甘草附子汤温之。若下利恶寒手足温者,阳邪内陷于太阴之经也,小建中汤。

下证悉具而微恶寒,及下利恶寒,时时自烦者,为阳邪内伏,并宜大柴胡汤。

结胸证微恶寒者,必先用桂枝汤解表,然后用陷胸汤下之。若表不解而便攻之,表邪复结,其证必危,故结胸有一毫恶寒,不可下也。

若初起恶寒蜷卧,脉沉者,为内恶寒,为阴病。在阴则宜温,虽夏月亦须姜附。轻则理中,重则四逆。若当盛暑,须添大顺冷香浆水等治之。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烦躁,脉不至,及四逆恶寒,不烦而躁,皆死证也。经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尚何疑哉。温热时行恶寒,详总论本例中。

石顽治玉峰陆去非继室嘉平患恶寒,周身骨节皆疼,饮食不入者已三日,而恶寒未止,全不发热。诊其六脉悉紧而细,询之平日起居,饮食绝少,虽暑月不离复衣,知其素禀虚寒而不能发热。洵为太阳寒伤营证无疑。但从来极虚感寒,无正发汗之理,乃以黄芪建中制生附汁于芪内,以助卫气。一服肢体即温,但背犹畏寒不止,更与补中益气、十全大补,并加熟、附而安。

专题:伤寒绪论
来源:《伤寒绪论》
上一章:温病、风温
下一章:背恶寒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