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绪论

噫气

张璐
张璐

噫气者,胸中气不交通也。《灵枢》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复出于胃则噫气也。

伤寒汗下后,心中痞闷,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

石顽治郭孝望女,年十七,夏月因邻家失火受惊,遂发热自利,呕逆不食,或以伤寒治之,热呕愈甚,更以滚痰丸下溏粪三次,而变目瞪不语,噫气不绝,四肢逆冷,不能动移。诸医咸谓坏证,议与承气下之,而犹豫未决,邀余诊之。六脉如丝,问之,知厥冷昏沉不语已三日矣,此阳气欲脱之兆。本惊气入心而自汗发热,惊则痰聚膈上而呕逆不食,夏月本无大寒,何得误与发表攻里,元气大伤,致变此候。真似伤寒坏病耳。仲景云: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中痞闷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遂与此汤,连夜速煎不时频灌,至侵晨视之,喘息噫气皆除,肢体温和,周身沾沾有微似之汗,目能移动,但口不能言目不能开,而睛已微转,其脉三倍于昨矣。改用六君子调理而安。

专题:伤寒绪论
来源:《伤寒绪论》
上一章:温病、风温
下一章:呃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