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方剂 »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

左季云
左季云

一、用量

(一)仲景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绵裹

(二)洄溪

栀子三钱 淡豉三钱

二、定义

此因汗吐下余邪未净,胸膈壅滞,烦扰不宁。为制泄热除烦之小辛凉之清方也。

三、病状

(一)发汗吐下后,诸法俱用,未必皆误,而正气已伤矣。虚烦不得眠,虚为正气虚,烦为邪气扰,发汗吐下,实邪虽去,而其余邪因正气不充,留于上焦,故阳气扰动而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反覆颠倒,身不得宁也。心中懊,心不得安也。栀子豉汤主之。此非汗下之所能除者,吐之而痰诞结气,无不出矣。

按:汗吐下之后而邪未尽,则不在经而在肺胃之间,为有形之物,故必吐而出之。反覆颠倒,心中懊,摩写病状何等详切。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帖如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心中懊,即是阳气内陷。懊者,郁闷不舒之象。故烦则懊不眠,躁则扬手掷足。盖烦轻而躁重也。

(二)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烦热且窒,较前虚烦等象为稍实。栀子豉汤主之。

按:胸中窒结痛,何以不用小陷胸?盖小陷胸证,乃心下痛,胸中在心之上,故不得用陷胸。何以不用泻心诸法?盖泻心证乃心下痞,痞为无形,痛为有象,故不得用泻心。古人治病,非但内外不失毫厘,即上下亦不逾分寸也。

(三)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误治。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外内之邪俱未解,结痛更甚于窒矣。栀子豉汤主之。

(四)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表邪未尽。手足温,不结胸,无实邪。心中懊,饥不能食,痰饮停结。但头汗出,阳邪在上,欲泄不泄。栀子豉汤主之。

身无汗,则热不得越,而上蒸阳分,故但头汗出(张介宾)。

头者,诸阳之会,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刘守真)。

(五)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濡者,湿滞之象,非窒非痛也。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四、脉象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胸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以上阳明本证,非因误治而得者。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汗多阳虚。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即前以火逼汗,亡阳惊狂之意。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以前因用三法未必合度,故病不解,各有现症如此。舌上胎者,此句乃要诀。舌上有白苔,则胸中有物,而可用吐法。否则邪尚未结,恐无物可吐也。栀子豉汤主之。

按:难知载,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烦躁者,懊不得眠也。

五、药解

栀子苦能泄热,寒能胜热,主治心中上下一切证。豆制而为豉,轻浮上行,化浊为清。

王孟英云:豆豉咸平和胃,解鱼腥毒,入药和中,治温热诸证。

六、煮服法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此剂分两最小,凡治上焦之药皆然。

七、本汤栀子宜炒黑

本草谓栀子生用泻火,炒黑止血。《临证指南》治外感证,多用黑山栀。黄退庵云:近多炒用,用生者绝少。

按:本汤有病人旧微溏,不可与服,盖以其苦寒,若炒黑,则寒性减,无论旧溏与否,皆可服矣。此所以用生者少欤。

八、本汤验舌参证

(一)舌苔微黄不滑者——火初入胃,宜清解。

(二)微黄不滑,及舌苔不滑而涩者——微黄不滑者,火初入胃也。不滑而涩者,胃中有热也。皆阳明传里,宜清解,故主栀子豉汤。

九、本汤表里施治

病仍在表者,即不可下,病已入里者,又不可汗,故栀子豉汤为表里兼治(魏荔彤)。

十、本汤兼治

(一)阴虚劳复

吴归安曰:热病伤寒,肾气已亏,稍加劳动,微挟风寒,其病复作。证仍头痛,发热恶风,舌燥口渴,六脉浮数者,此阴虚劳复也。凡复证必挟风寒外邪,仍宜栀子豉汤加葱白、薄荷、鲜生地、淡竹叶、麦冬、地骨皮之类,微汗之。如兼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少阳加柴胡。

(二)出痘烦躁者

东垣云:火入于心则烦,入于肾则躁,皆心火为之。盖火旺则金燥水亏,故心肾合而为烦躁也,宜栀子豉汤。

(三)痰涎滞气者

凡汗下之后,正气已虚,尚有痰涎滞气,凝结上焦,以此引吐,宜栀子豉汤(《辨舌指南》)。

(四)暑热霍乱者

王孟英谓此方治暑热霍乱,兼解暑证,误服桂附而致殆者。又云为宜解秽毒恶气之圣药。

论曰:余之治热霍乱,独推以为主剂者,盖栀子苦寒,善泄郁热,故肘后方以之治干霍乱矣。豉经蒸腐,性极和平,凡霍乱多由湿郁化热,挟秽浊恶气扰攘中宫,惟此二物最为对证良药,奈昔人皆不知察也。且二物之奇,匪可言馨,如偶以银花、竹叶清暑风,配以白蔻、菖蒲、宜秽恶。湿胜者,臣以滑、朴,热胜者,佐以芩、连,同木瓜、扁豆则和平,合甘草、鼠黏而化毒。其有误投热药而致燥乱昏沉者,亦必藉以为解,厥功茂矣,而古今之治霍乱者,从不引用,岂非一大缺点耶!

(五)卒然发呃者

周凤岐曰:卒然发呃不止,用栀子豉汤一啜即安,如呃而兼呕者,加生姜立效。

十一、本证心之反覆颠倒与三阴证身之反覆颠倒辨

身之反覆颠倒,则谓之躁无宁时,三阴死证也。心之反覆颠倒,则谓之懊,三阳热证也。故烦属心,躁属肾。懊者,即心中欲吐不吐,烦扰不宁之象也。

十二、本证虚烦与实烦辨

未经汗吐下之烦,多属热,谓之热烦。已经汗吐下之烦,多属虚,谓之虚烦。不得眠者烦,不能卧,若剧者,较烦尤甚。

十三、本汤祛邪救误

阳明栀豉汤,犹太阳桂枝汤,既可祛邪,亦可救误(吴绶)。

十四、温病阴阳当行解散者宜本汤加生地、寸冬

温病之发,阴气先伤,设有当行解散者,必兼滋阴清热之品参其间,昔贤于本汤加生地、寸冬是也。又葱豉汤加童便亦可。

十五、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此条与《伤寒》原文同。

十六、本汤服后吐与不吐之辨证

陈元犀谓此汤旧本有“得吐止后服”等字,故相传为涌吐之方,柯韵伯亦因其说。惟张隐庵、张令韶极辩其讹曰:瓜蒂散二条,本经必曰吐之,栀子汤六节,并不言一“吐”字,且吐下后虚烦,岂有复吐之理?此因瓜蒂散内用香豉二合而误传之也。愚每用此方,服之不吐者多,亦或有时而吐。要之,吐与不吐,皆药力胜病之效也。其不吐者,所过者化,即雨露之用也。一服即吐者,战则必胜,即雷霆之用也。方非吐剂,而病间有因吐而愈者,所以为方之神妙欤。

季云按:此说独出心裁,极表赞同,徐洄溪尚不能辨,何况其他。

十七、本证邪热与白虎、猪苓二证邪热辨

邪热客于上焦,虚烦与栀豉汤。邪热客于中焦,干燥烦渴与白虎汤。邪热客于下焦为三焦俱热,与猪苓汤(成无己)。

十八、本汤治喘与承气汤治喘辨

阳明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胸满而喘,用栀子豉汤者,此阳明内热出表,非治外感也。阳明病,直视微喘,用承气者,此阳明坏病也。

专题:栀子豉汤
来源:《伤寒论类方汇参》
上一章:栀子豉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