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方剂 » 牡蛎泽泻散

牡蛎泽泻散

左季云
左季云

一、用量

仲景

牡蛎熬 泽泻 蜀漆暖水洗去腥 栝楼根 葶苈子熬 商陆根熬 海藻洗去盐,各等分

二、定义

此伤寒大病差后,脾胃气虚,不能制约肾水,泛溢下焦,为制逐水消肿之杂疗方也。

三、病状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徐洄溪云:此治水病之主方。

四、药解

以牡蛎破水之坚,泽泻利水之蓄,海藻散水之泛,栝楼根消水之肿,又以蜀漆、苦葶苈、商陆根辛苦有毒之品,直捣其巢,峻逐水气,使从大小便而出。约言之,本散用商陆、葶苈者,从肺及肾开其来源之壅,故能治腰以下之水气不行。

五、牡蛎泽泻散方解

凡肿胀日甚,能得畅泻,病必转轻,然病久元虚,恐气不运药,虽进猛剂,陡然频利,水仍不下,曾见频利而水不下者,服昆山丸药,依然下水而愈,同一泻下,不如择善而行,非畏葸也。湿热壅遏,前人有牡蛎泽泻散一方,专治水蓄于下,上焦之气,不能下化,故用商陆葶苈,从肺及肾,开其来源之壅,而后牡蛎海藻之软坚,蜀漆泽泻之开泄,方能得力。用栝楼根者,恐行水之气过快,有伤上焦之阴,仍使之从脾吸阴还归于上。其方下注云:小溲大畅即止后服,以商陆行水有排山倒岳之势也。

六、煮服法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七、本散之注意

此方用散不宜用汤,以商陆水煮服即能致毒。故因其性甚烈,不可多服,故曰小便利止后服。

八、本散用药峻攻之取义

大病后,用药峻攻,何反不顾其虚?正因水势未犯半身以上,急排其水,所全甚大。设用缓药,则阴水必侵及阳界,治之无及。倘因大病遽行温补,又必贻患无穷,故以峻为近。

九、本散治腰以下水与青龙、越婢二汤治腰以上水之区别

水停于内,外泛作肿,腰以上属阳,阳水当从汗泄,小青龙、越婢是也。腰以下属阴,阴水当从下泄,本散是也。

十、叶氏用本方专取牡蛎、泽泻之意义

华岫云曰:叶氏善用古方,然但取其法而不胶柱,观其加减之妙,如用牡蛎泽泻散,只取此二味,故案中有但书用某方,而不开明药味者,决非尽用原方,必有加减之处,观者以意会之可也。如浮肿喘咳中,治程某今年长夏久热,热盛阳气外泄,水谷运迟,湿自内起,渐渐浮肿,自下及上,至于喘咳不能卧息,都是浊水凝痰,阻遏肺气下降之司,但小水不利,太阳亦不通调,此虽阳虚证,若肾气汤中萸地之峻腻,力难下行矣。方用:茯苓、桂枝、杏仁、生白芍、干姜、五味、泽泻。

王孟英云:此论极通,诸方皆当如是观。

季云按:《汉药神效》载,牡蛎泽泻散或加大黄,治实肿阳水,妙不可言。

专题:牡蛎泽泻散
来源:《伤寒论类方汇参》
上一章:牡蛎泽泻散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