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浅注…

抵当汤方

唐宗海
唐宗海

水蛭(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  桃仁(三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锉如麻豆,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张令韶曰:(太阳有经与气之分,亦有外与表之别。桃仁承气证,热结膀胱,乃太阳肌腠之邪从背膂而下结于膀胱,故曰外不解者,尚不可攻,肌腠为外也。抵当证瘀热在里,乃太阳肤表之邪从胸中而下结于小腹,表气通于胸,故曰表证仍在,反不结胸。皮毛为表也,盖太阳之气从胸而出入。太阳之脉循背膂之下络,膀胱经病,外邪从背而入,结于膀胱者,详于桃仁承气汤方注。而气病表邪,从胸而入,不涉于膀胱,故不曰热结膀胱,而曰反不结胸,热在下焦,盖下焦即胞中冲任二脉之所起也,冲脉起于气冲,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亦居小腹,故前章曰小腹急结,此章曰小腹硬满。急结者,急欲下通之象,不必攻之,故曰下者愈,只用桃仁承气足矣。此曰硬满,全无下通之势,故不曰血自下,而曰下血乃愈,言必攻而始下也,非抵当不可。二证之分别如此。又曰太阳病六七日,正当太阳主气之期,表证仍在,脉当浮,今微而沉者,气随经络沉而内薄也。内薄于胸,当结胸,今反不结胸者,知表邪从胸而入,下于阴分,阴不胜阳故发狂,热在下焦故小腹硬满。硬满而小便自利,便知其不在无形之气分,而在有形之血分也。方用虻虫、水蛭。一飞一潜,吮血之物也,在上之热随经而入,飞者抵之在下为血,为热之瘀,潜者当之,配桃核之仁,将军之威一鼓而下,抵拒大敌,四物当之,故曰抵当。)

(血之与水,以小便之利与不利分之,请再申其说。)太阳病,(从胸而陷于中土,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乃脾气不能转输,水聚于少腹,)为无血也。而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水聚,为血聚,)血证谛也。(必谛审其果是血证,方可以)抵当汤主之(否则不可姑试也)。

此一节申明上文小便自利之义也。喻嘉言云:此条乃法中之法也,见血证为重病,抵当为重药,后人辨证不清,不当用而误用,与夫当用而不用,成败在于反掌,故重申其义也。

(《内经》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有热,(至所有之热皆归于少腹,故)少腹应满,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热归血海,)为有血也。(但血结阴位,卒难荡涤,投药过多,恐伤中气,故)当(缓缓)下之。(然又恐药力太微,病根深固难拔,故应用之药,宜尽数以与之,)不可(更留)余药。宜抵当丸。

此一节变汤为丸,分两极轻,连滓而服,又法外之法也。

专题:伤寒论浅注补正
来源:《伤寒论浅注补正》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浅注补正目录
下一章:抵当丸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