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浅注…

附子泻心汤方

唐宗海
唐宗海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蔚按:(心下痞,是感少阴君火之本热也,复恶寒者,复呈太阳寒水之本寒也。汗出者,太阳本寒甚,而标阳大虚,而欲外撒也。治伤寒以阳气为主,此际岂敢轻用苦寒。然其痞不解,不得不取大黄、黄连、黄芩之大苦大寒,以解少阴之本热。又恐亡阳在即,急取附子之大温,以温太阳之标阳。并行不悖,分建奇功,如此最妙在附子专煮扶阳,欲其熟而性重;三黄汤渍,开痞欲其生而性轻也。)

(水火不交,其作痞固也,而土气不能转运者,亦因而作痞,太阳之)本(寒也。伤寒中风,但见恶寒之本病,不见发热之标病,汗之宜慎,而下更非所宜。医者不知其病只在本,汗后复)以(承气之类)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欲泻其阳痞,而)痞(竟)不解。(所以然者,汗伤中焦之汁,下伤中宫之气,脾虚故也。脾虚不能上升而布津液,则)其人渴而口(中)躁烦。(脾虚不能下行而调水道,则其人)小便(或短赤,或癃闭而)不利者,(以)五苓散主之。

上节言水火不交而成痞,此言土不灌溉,而亦成痞也。

补曰:痞是水火虚气,然亦有单水痞之实证,十枣汤是也。又有单水痞之虚证,五苓散是也,辨证细密之至。又原文本字下,当有脱简。

(脾不和者,既因以成痞矣,而胃不和者亦然。)伤寒汗出,(外邪已)解之后,(惟是)胃中不和。(不和则气滞而内结,故为)心下痞硬,(不和则气逆而上冲,故为)干噫。(盖胃之所司者,水谷也,胃气和则谷消而水化矣。兹则谷不消而作腐,故为)食臭。(水不化而横流,故为)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水谷不消,糟粕未成,而遽下,逆其势则不平,所谓物不得其平则鸣者是也。以)生姜泻心汤主之。

上节言脾不转输而成痞,此节合下节,皆言胃不和而亦成痞也。

正曰:以物不得其平则鸣解腹中雷鸣,牵强之至。岂知水气二字,仲景明言有水复有气,若有水不有气,则水停而气不鼓之,不雷鸣矣。有气不有水,则气行而水不激之,亦不雷鸣矣。惟水与气争趋,是以雷鸣下利。又按诸泻心证,皆是痞结膈膜之间,西医言膈膜有管窍,通于胃中,《内经》言胃有大络,是指纹络,其实络中有管窍也。胃络通于膈,故各泻心汤治膈间,皆用和胃之药,借胃气以运行其膈间也。但各节是言膈病而兼治胃,此节是言胃病而兼及膈也。病当在膈,则食管中无病,故不食臭,肠中亦无病,故不下利。惟因胃中水火不和,而兼膈痞者,不但火逆之气出于膈间而为干噫,必且食物在胃脘亦秽逆而为食臭。不但水与气从膈侵及胁下,而且复中大小肠,与胃连为一体者,亦为水气攻冲而雷鸣下利。细观此节,便知肠胃、膈膜之别,并知火逆、水泻之原矣。

专题:伤寒论浅注补正
来源:《伤寒论浅注补正》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浅注补正目录
下一章:生姜泻心汤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