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浅注…

吴茱萸汤方

唐宗海
唐宗海

吴茱萸(一升,酒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前言太阳阳明,今试重申其转属之义。)太阳病,寸缓,(为阳气虚,)关浮,(为中气虚,)尺弱,(为阴气虚。)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皆为桂枝证之未解,又于)不呕(知其里气之和。里气既和,缘何心下又发痞?)但心下痞(非本有之证)者,此以医下之(太早所致)也。如其不(因误)下者,(邪热入里则罢。太阳之本寒,从阳明之燥化,)病人不恶寒,而(且口)渴者,此(太阳)转属阳明也。(其)小便数者,(津液下渗,)大便必硬,(是硬为津液之不足,非胃家之有余,即)不更衣,十日(亦)无所(为痞满硬痛之)苦也。(若津液竭而)渴欲饮水,(宜)少少与之,(以润其燥。然此)但(因其竭,而)以(通权之)法救之,(审其实系水津不布而)渴者,(又)宜五苓散(助脾气之转输,而使水津之散布。夫曰十日无所苦,承气汤既不可用,饮水不至数升,白虎加人参汤又非所宜,惟助脾气以转枢,多饮暖水以出汗,则内外俱松。须知病从太阳而入者,仍从太阳而出也,此散不能养液,但以阳明病与转属阳明者,或异或同,可分可合,亦视治者之活法耳。)

正曰:浮缓弱均注为虚,与证不合。不知浮缓而弱,是中风脉;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是中风证;又不呕,则胃中无病。而但见心下痞,是痞不在胃中,乃在膈膜中,即太阳篇之泻心证也。此因风证,当因桂枝汤,而反下之太早,邪陷于胸膈所致,不得以其痞满,而误认为阳明胃家之实也。如其不因下而痞满,又不恶寒,则无太阳之风证。且但口渴,现出阳明之燥证,此乃转属阳明胃中之实热矣。此为上段,是辨胃与膈致痞各异也。下段又是为大便硬,致辨言阳明大肠燥热,固大便硬,而亦有不关大肠之燥者。盖凡膀胱中小便数,水行太多,无复灌溉肠中,则大便必硬,颇似大肠燥结之证。但大肠燥结,久不更衣,必有潮热满急之苦矣;今系膀胱中小便数,水去多以致便硬,虽不更衣至十日之久,而亦无潮热满急等苦矣。水不留则津不升,渴欲饮水者,宜少少与之。此但当以胱膀化气法救之,有如渴者,气不化津也,宜五苓散,化气化水以升津液,则自然更衣。幸勿误用承气等法。此为下段,是辨大肠与膀胱致硬不同也。此等层折交通之故,则知者少矣。

述:此章凡七节,皆论太阳阳明也。首节统论转属之意,次节甚言津液之不可亡,三节、四节申言亡津液,遂成胃热脾弱之证,五节言发汗后转属阳明,六节言吐后转属阳明,七节总言发汗吐下皆能转属阳明,皆所以亡津液也。

(津液根于身中之真阴,)脉(寸缓为)阳微,而汗出少者,(阴阳同等,)为自和也;汗出多者,(阴液亡,而阳反独盛,故)为太过。(此皆自出之汗也。若)阳脉(不微而)实,(医)因发其汗(而)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亢,与阴隔)绝(而不相和)于里,(何也?发汗)亡(其)津液,(而)大便因硬也。

上节亡津液是本旨,而五苓散特为转属证之变治,非亡津液之主方。此节复足上文亡津液之意,而治法自在言外。汪苓友云即用下麻仁丸,愚以为麻仁丸未尽其量。

(阳绝于阴,其脉奈何?盖胃土为阳,土贵得阴气以和之。若病人)脉浮而芤,浮为(亢)阳,芤为(孤)阴,浮芤相搏,(则)胃(之阳)气(盛而)生热,(热则津液愈竭,无以维其阳,)其阳(亢)则(与阴相)绝(,所谓阳绝于阴者如此)。

此又承上文而申言阳绝之脉。愚按浮为阳之阳,言阳邪也,其阳之阳,言人身之阳气也。

正曰:此说非也,解见下节。

(阴虚不能以和阳,诊之于手之气口则芤,诊之于足之趺阳则涩。趺阳者,胃脉也,胃为阳,脾为阴,今)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之阳)气强,涩则(脾之津液泄而)小便数,浮涩相搏,(其津液不能返入胃中,而)大便则难。(夫脾土为胃行其津液者也,津液鲜少,则)其脾(无可奈何)为(穷)约。麻仁丸主之(,泻脾之阳,即扶脾之阴也)。

此从上文阳绝之脉而补出阴虚之脉,出其方治也。

正曰:此三节皆言脾约证,而所因各有不同也,首节言汗出多者亡津液,则阳气孤绝在里,熏灼脾之膏油,而膏油枯缩,不能注润于肠中,则大便难;次节是言浮为阳气亢,芤为阴血虚,其胃阳遂与脾阴相绝,而脾之膏油被胃热灼,亦枯缩矣;此节又言若不出汗,不血虚,而为小便数,则津又从小便泻去,膜中不润,被胃热灼枯其膏,则脾油亦缩,而为脾约不大便也。脾指膏油,约谓枯缩,《浅注》解为无可奈何,殊可笑也。

专题:伤寒论浅注补正
来源:《伤寒论浅注补正》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浅注补正目录
下一章:麻仁丸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