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浅注…

辨痉湿暍脉证

唐宗海
唐宗海

伤寒所致,太阳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痉,充至切。,暍音谒。

言三种所因虽不同,而俱伤太阳之气,与伤寒相似,故于伤寒之后见之。

补曰:此数语,是仲景了结《伤寒》,引起《金匮》一个小序。而此三证者,证虽附于是篇,方则详于《金匮》。此篇之末,即是《金匮》之首,以见杂病应别论,不得不再作《金匮》。又见《金匮》通于《伤寒》,皆可从此附见处起例矣。仲景此篇不列方,余于此篇亦少补正,以皆见于《金匮》,兹不重出。惟此篇承《伤寒》之终,即以启《金匮》之始,乃仲师教人要会通二书之意,故其序既合《金匮》为十六卷,而其文则由《伤寒》入《金匮》,从此病过渡矣。读者当观其通。

太阳(中风之)病,(入于经俞,则强急反张,动摇口噤而为。风伤标阳,故)发热。(阳邪伤阳,阴液不通,故)无汗。(标阴既已,外应即不当恶寒,今)反恶寒者,(标本俱病也,纯阳无阴,故)名曰刚痉。

此言刚痉,《金匮》有方。

太阳病,(同前证,惟)发热汗出,(风入经俞而表里虚也。)不恶寒者(病标阳,而无本寒之气也。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汗出则刚强之气稍折,而柔和,故)名曰柔痉。

此言柔痉,《金匮》有方。

太阳病,(底面即是少阴,今病)发热,(是太阴表证。)脉沉而细者,(是少阴里脉,与寻常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者不同。)名曰痉。(为难治。按此三字宜从《金匮》补入)。

余著《金匮读》论之甚详而补其方,屡用屡效。

太阳病(作痉者,血虚无以荣养其经脉也。)发汗太多,(汗即血也,即一汗证,可以例产后、金疮一切血虚之证,皆)因(之而)致痉。

此言所以致痉之由也。

(《经》云:因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痉)病(上而)身热,(未及于下,故下而)足寒。(风伤太阳之经,故)颈项强急。(风伤太阳之气,故)恶寒。(阳气上行于头面,故)时头热面赤。(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风热伤于经脉故)目脉赤。(颈项因强急而不能动,)独头面(呈风象而)摇,(强急则筋不舒而牙紧闭,故)卒(然)口噤,(况风邪客于会厌乎。)背反张者,(风邪入于经俞也。此刚柔二)痉(之见)病也。

述:此形容痉病之象,以明痉病不与伤寒中风同也。按前言刚柔二痉,《金匮》言刚者用葛根汤,柔者用桂枝加栝楼根汤,皆太阳之治法,非既成痉病之治法也。《金匮》用大承气汤,具旋转乾坤之手段。余著《金匮读》于仲师欲言未言处,补出两方,皆是起死回生之剂。

补曰:刚痉、柔痉皆非痉之正病,惟此两节是正言。痉病论详《金匮》。

(关者,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也。节者,周身三百六十五节,骨节之交,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湿伤)太阳,(流于关节而为)病,(则心所主神真之气,为湿邪所伤,故)关节疼痛而(心)烦。(湿为阴邪,故)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然风寒湿三气皆能为痹,不独湿也。欲辨其为真正)湿痹之候,(必)其人(水道不行而)小便不利,(湿淫于内而)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则湿从小便而出矣)。

此言湿流关节之病也。然湿者,六气之一也,但一气中犹有分别。雾露之气,为湿中之清,伤人皆中于上;雨水之湿,为湿中之浊,伤人皆中于下。变称太阳者,病由荣卫而入,荣卫皆属太阳也。此条论地气之湿,乃湿之浊者也,故曰但当利其小便。若雾露之清邪,即当以微似汗解之,下条内药鼻中,以取嚏,亦外治之解法也。此证师未立方,而五苓散及甘草附子汤之类可悟。

湿家之为病,(湿行于周身肌肉之间,故)一身尽疼。(湿与阳气合并而为热,故)发热。(湿热郁于肌肉之间,故)身色如似熏黄。

述:上节言湿邪凝着于内,不能化热而为湿,此节言湿邪发热于外,化为热而为熏黄也。按熏黄如烟熏之状,黄而带黑也。黄家有阴阳之别,阳黄明亮,阴黄暗黑,师于《金匮》有五苓散加茵陈,与论中茵陈蒿汤等方寒热不同,不可不辨。

(湿病禁下者,不可不知。)湿家(病在太阳,太阳之脉,上额交颠,夹背脊而行于两旁。雾露之湿,清邪中上,邪着太阳,阳气聚而不行,故)其人(他处无汗,而)但头汗出。(湿邪滞碍而其经输不利,故)背强。(湿为阴邪,阴气盛于表,故)欲得被覆(而喜)向火。(此其病尚在于表也,)若下之(太)早,则(寒热之邪陷入于胃而为)哕。(且胃居中焦,胃病则上下二焦亦病,上焦之气不降,则浊气郁塞而)胸满,(下焦之气不升,则气化不行而)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乃湿滑而白,似胎非胎也,总由寒湿之邪陷于胸膈,命门之阳郁于下焦,)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八个字为不易之勘语。丹田有热,故)渴欲得水,(胸中有寒,故虽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燥(似喜水,又似恶水,其难过之状而为)烦也。(受业何鹤龄案:张氏拟补黄连汤,闽医相沿用五苓散。)

述此湿邪误下之逆于胸,而为下热中寒之证也。此合下节俱言湿家不可下也。

补曰:胸中与丹田,皆是膜油相连,寒湿之气既入胸中之膜间,则闭塞在膈中也。其与丹田气海应出之气,因胸膈闭而不得出,则郁而为热。注家于丹田胸中尚不知其道路,而妄补黄连汤、五苓散,真是强作解事。

湿家(误)下之,(则)额上汗出,(以阳明之脉交额中,此阳明之气绝而真液上泄也。且见)微喘,(以太阳之气与肺相合而主皮毛,此太阳之气绝而真气上脱也。且见)小便利者,(以少阳三焦司决渎而出水道,此少阳之气绝而津液下注也。三阳气绝,上下离脱故)死。若下利不止者,(中土败而地气陷,不必三阳气绝而)亦(主)死。

述:此言湿家下之而上脱下泄,而为不治之死证也。

问曰:(风胜为行痹,湿胜为着痹,一属阳,一属阴,)风湿(不和而两)相搏,(以致)一身尽疼痛。(若阴阳和则雨露降,)法当汗出而解。(然阳之汗,以天之雨名之,)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阴雨之时,天人之气相应,正)可发(其)汗。(今)汗之(而其病犹有)不愈者,何也?答曰:(汗者所以和阴阳也。若)发其汗,汗大出者,(风为阳邪,)但风气去(即阳气衰,阳衰阴盛,而阴邪之)湿气(仍)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则阴阳两不相负,而)风湿俱去也。

述:此节论风湿,次节论寒湿,末节论所以致风湿,而寒湿亦在其中矣。

(雾露之湿为清邪,自上受之,)湿家病(关节不疼痛,只是半)身(以)上疼痛,(不发热似熏黄,而)发热(只是)面黄。(肺司气而主皮毛,湿袭于皮毛,故气不顺)而喘。(阴证无头痛,湿未入阴,故)头痛。(湿袭皮毛,内壅肺气,故)鼻塞。(湿气弥沦而不散,亦扰心主)而(生)烦。(此湿邪但在上焦,毫不犯里,故)其脉(视出阳之)大,(不犯胃气,)自能饮食,(脾气亦舒而)腹中和,(因而断之曰脏腑)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病浅不必深求,毋庸致剂,只)内(辛香开发之)药(于)鼻中,(宜泄头中之寒湿)则愈。

述:此言寒湿伤于高,表里气自和,宣通其空窍而自愈也。按朱奉议用瓜蒂散纳之。

补曰:头中寒湿之中”,当读仄声。

病者(风湿相搏,)一身尽疼,发热(每于)日晡所剧者(以日晡所为阳明王时,太阴湿土郁而不伸也,)此名风湿。(然所以致)此(风湿之)病,(乃)伤于汗出当风,(汗随风复入皮腠而为风湿也。)或久伤取冷所(以)致(风湿)也。(致风湿者以此,而其所以致寒湿者亦可以类推矣。)

述:上节言治风湿之法,而未及致风湿之因,故特申明其故,以终湿痹之义。

钱天来云:病因汗出当风,夫汗出则腠理开,当风则风乘腠理矣。风邪既入,汗不得出,以离经之汁液,既不得外出皮毛,又不能内返经络,留于肌腠而为湿,此即人身汗液之湿也。其或暑汗当出之时,伤于纳凉太过,使欲出之汗不得外泄,留着肌腠而致病,与汗出当风无异也。《金匮》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暍者,暑也。暑干肌腠而表气虚微,所以)其人汗出。(太阳以寒为本,故)恶寒。(暑湿之邪内合太阳之标热,故)身热而渴也。

述:此三节论伤太阳。者,暑也。《金匮》用白虎加人参汤。

太阳中暍者,(其证)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因受暑热,而复)伤冷水,水行皮(肤)中所致也。(推之夏月阳浮阴伏,凡畏热贪凉,皆可以伤冷水例之,病在阴经即为阴证,岂可一以清凉治暑哉。)

此言暑热常合湿邪为患,《金匮》治以一物瓜蒂汤。方用瓜蒂二十七个,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后人推广其义,用五苓散、大顺散、小半夏茯苓汤、十味香薷饮、白虎加苍术汤,皆兼治湿也。无形之热伤其肺金,用白虎汤救之;有形之湿壅其肺气,用瓜蒂汤通之。

正曰:上节热者暍是也,是暍之正文,此节伤冷水,非暍证也。仲景因于此,正恐人误认为暍,故特辩之。今人创为阴暑之说,则反生葛藤。

太阳中暍者,(病标本之气,故)发热恶寒。(病所循之经,故)身重而疼痛。(热伤气,故)其脉弦细芤迟。(膀胱者,毫毛其应,故)小便已洒洒然毛耸。(阳气虚,不能荣于四肢,故)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气虚不能自支也。)口开前板齿燥,(以荣而动阳热,阴液不能上滋也。此表里经脉俱虚,不可汗下温针,倘)若(误认为伤寒而)发汗,则(表虚而)恶寒甚。(若因其寒甚而)加温针,则(经脉虚而)发热甚。(若因其发热甚而)数下之,则(里虚而津液伤,故)淋甚。

此言中暍之阴证,发热恶寒,至手足逆冷,皆阴寒之脉证。小有劳”三句,是虚而有热之见证,火汗下皆为所戒,而治法从可推矣。

正曰:此非中暍之阴证也。既曰阴寒而又曰虚而有热,义实难通。盖此节以弦细芤迟之脉为主,言其人素虚而骤得此热暍之病也。故以汗下温针为戒,谓其人素虚寒则可,谓其人中阴暑则不可。阴暑”二字,皆后世之谬谈,万不可引入仲景书中。

专题:伤寒论浅注补正
来源:《伤寒论浅注补正》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浅注补正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