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杂病论…

湿病脉证并治

黄竹斋
黄竹斋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

刘昆湘曰:湿亦六气分化之一,经曰:湿以润之,又曰:湿胜则地泥。盖湿之与水异名同类。湿者,地气之所生也。由水化气,蒸而上腾,水含气中,其用为湿,所以柔润万物者也。湿为气中含水,故其体可上可下,可内可外,虽以下注为性,而随邪变化四处流行。外而皮里,内而腑脏,化寒化热,合暑合风,因病异形,不胜缕述。盖湿者,体犹气也,故曰湿气。湿甚则聚气成水,故为水气,亦谓之饮。饮者,未成水也,饮停则水成矣。故湿者,气而含水,饮者水而含气,湿饮与水,体一用殊。邪有浅深,病有先后,大抵缘脾湿胃聚而成水。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乘脏气体秉之虚,而后邪始内袭。学者当平脉辨证以为施治,则纪纲在握,异乎泛海迷津者已。

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刘昆湘曰:此言湿邪中上,病由外至。所谓雾露之气者,湿之流行于气交者也。因人之虚与风相合,气中头项故为头痛项强、两额疼痛之证。颇似太阳中风,乃无发热汗出、洒淅恶风之候。知非风邪伤卫,而为雾露之湿在巅也。脉当浮而按涩,浮为在表,涩为中湿,湿邪中上,必其人头部阳气素虚,治宜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桂、苓、细辛解风邪以散水寒之气,君黄芪升气之品使药力上行头脑。服方当头额微汗,而风湿俱解。湿未成水,故与风水之证有浅深轻重之异。邪散而真气随复,升气即所以固表也。雾露之气在边隅,则为瘴气。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

黄芪

(三两)

桂枝

(二两)

茯苓

(三两)

细辛

(一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服。

湿气在下,中于冰水,从腰以下重,两足肿,脉沉而涩,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主之。

刘昆湘曰: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若其人肾阳内衰,胫寒骨弱,偶涉冷水,玄府不秘,则水寒之气自下上袭。腰为肾府,府者脏气之所聚也。寒湿及于肾府,则腰以下重,两足跗肿。脉当沉而按涩,沉为在里,涩为中湿。治不用温肾利水之剂,而但以桂、苓、细辛加术燥土温脾以散水寒之气者,以湿聚尚未成水,邪浅犹易宣散故尔。若病进则肾气内著,水成则腹大胫冷,此邪以渐致者也。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

桂枝

(三两)

茯苓

(四两)

白术

(三两)

细辛

(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原文无此节,今从《金匮要略》补列于此。衣里,原注“一作表里”。

尤在泾曰:肾受冷湿,著而不去,则为肾著。身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饯,皆冷湿著肾而阳气不化之征也。不渴,上无热也。小便自利,寒在下也。饮食如故,胃无病也。故曰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盖所谓清湿袭虚病起于下者也。然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干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著者,原其病也。

《巢氏病源》:肾主腰脚,肾经虚则受风冷,内有积水,风水相搏,浸积于肾,肾气内著,不能宣通,故令腰痛。其痛状身重腰冷,腹重如带五千钱,如坐于水,形状如水,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久久变为水病。肾湿故也。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见寒病)

徐中可曰:药以苓术甘扶土渗湿为主,而以干姜一味温中去冷。谓肾之元不病,止在肾之外府,故治其外之寒湿自愈也。若用桂附,则反伤肾之阴矣。

《千金翼方》:肾著汤主腰以下冷痛而重,如带五千钱,小便不利方。

(即本方)

《宣明论》:肾著汤治胞痹,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者。

(即本方)

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痛,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桂枝汤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若恶寒,身体疼痛,四肢不仁,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并,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刘昆湘曰:湿气在外者,或令值湿盛之时,或居处卑湿之地,汗出而风吹之,湿邪随风入于肌腠,因与风气相搏,内流于经络骨节之间。骨节为神气游行之所,湿气留著筋膜,则气阻而血痹。气阻则痛,血痹故烦。烦者似热似酸而不可耐,以湿滞则荣涩卫阻,而神气伤出入之用故也。今所谓神经性痛是也。湿盛必涵气化水,故病湿则当少气;气沉故为多卧,湿滞则胃阳不宣,故卧而不欲食。脉当浮缓而按之涩,浮缓颇似中风,按之涩者湿也。伤风当能食,今反不能食,故知病为湿邪,宜桂枝汤疏荣气以宣胃阳。当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若外见恶寒身体疼痛,四肢不仁,此寒束其湿而为痹。不仁者,谓皮肤麻木,非不遂与不举也。

脉当浮而细紧,浮者为风,按而细紧者,寒入而荣气内束。此先病风湿未愈,更加客寒之,感而为风寒并病,故曰寒气并也。风寒杂湿三气合而为痹,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双解荣卫之邪,仍小发汗法也。

桂枝汤方

(见太阳病上)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见太阳病上)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若上干肺,发为肺寒,宜小青龙汤。下移肾,发为淋漓,宜五苓散。流于肌肉,发为黄肿,宜麻黄茯苓汤。若流于经络,与热气相乘,则发痈脓。脾胃素寒,与湿久留,发为水饮。与燥相搏,发为痰饮,治属饮家。

刘昆湘曰:湿气在内,变化尤多。水谷入胃,中焦如沤,全赖脾气散津上归于肺,然后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若湿气干脾,伤脾络转输之用,胃阳虽能消水,肺气无力散津,则气滞湿凝中焦肓膜之间,自觉中脘满闷若有所阻,故曰中满。以湿性凝滞阻太阴之开也,故曰与脾相搏。此脾湿而胃不寒,故中满而不下利。若脾湿更加胃寒相合,则阳明不实而水谷之气下陷,湿流二肠变为泄泻,其势下坠。中满者,宜白术茯苓厚朴汤。苓术消水而运脾,厚朴除逆而除满,中府气行水津布而湿化中满消矣。胃寒泄泻者,宜理中汤。姜、术、参、草暖胃运脾、升气陷而生津液。若湿邪内发,中焦不病,水气郁蒸上归于肺,肺虚搏湿气不布津,外不得泄越皮肤,下不得通调水道,水气舍肺,气为水寒,故曰发为肺寒。其证则呼吸有声,咳而微喘,治宜小青龙汤。桂、麻、姜、辛、散水气于皮毛,夏、味敛肺而降逆冲,芍、甘缓中以制过汗,此水气上干之变也。若乃湿性下流移邪于肾,气停湿滞水道不行,肾合膀胱而为水府,肾阳不化斯膀胱气癃,溺涩频数,发为淋漓。少腹胀满,此湿邪之下注也,治宜五苓散。苓、泽渗湿而利水,术、桂运中以化气。若湿气在脾,外流肌肉,瘀热以行,发为黄肿。蓄于皮里不得汗泄,治宜麻黄茯苓汤主之,此温脾化水内外分消法也。麻黄得术则化水不至过汗,防己、赤豆泄肌里荣分湿热,此湿而微兼热化者也。若湿流经络,更加热气之乘,湿热相搏,脉热肉败,荣气不通,发为痈脓。治当清荣化热。以上传皆湿邪在内之变,病而即发者也。若湿邪久留在内不化,随人体秉,病变各殊。其脾胃素寒者,则湿渍水停发为水饮。水饮者,饮之稀薄者也。湿聚成水,更与燥搏,燥胜则干,发为痰饮。痰饮者,饮之稠浓者也。治属饮家者,谓痰饮之候皆以渐致。宿有饮邪之在体者,谓之饮家,犹汗家、淋家是也。

白术茯苓厚朴汤方

白术

(三两)

茯苓

(四两)

厚朴

(二两去皮,炙)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理中汤

(方见霍乱)

《万病回春》:理中汤治即病太阴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下利鸭溏、蛔厥霍乱等证。

小青龙汤方

(见太阳病中)

《和剂局方》:小青龙汤治形寒饮冷,内伤肺经,咳嗽喘急,呕吐涎沫。

五苓散方

(见太阳病中)

《直指方》:五苓散治湿证小便不利。经云: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济阳纲目》:五苓散治湿生于内水泻,小便不利。

《万病回春》:秋应凉而反淫雨者,冬发湿郁也,五苓散主之。

麻黄茯苓汤方

麻黄

(二两,去节)

茯苓

(三两)

白术

(三两)

防己

(一两)

赤小豆

(一升)

上五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侯,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痹,必至切,音畀。

尤在泾曰:湿为六淫之一,故其感人亦如风寒之先在太阳。但风寒伤于肌腠,而湿则流入关节。风脉浮,寒脉紧,而湿脉则沉而细。湿性濡滞而气重著,故亦名痹。痹者,闭也。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化不速而湿浸于外,外内合邪为关节疼痛,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之者,必先逐内湿,而后可以除外湿,故曰当利其小便。东垣亦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此为脉沉而小便不利者设耳。若风寒在表,与湿相搏,脉浮恶寒身重疼痛者,则必以麻黄、白术、薏苡、杏仁、桂枝、附子等,发其汗为宜矣。

张兼善曰:脉沉而细本少阴脉,今太阳病而见此脉,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故相似,乃太阳之变脉也。湿流关节,故疼痛,太阳气不宣,故烦;湿气闭而不行,故脉应其象而沉细。太阳之脉,从风则缓,从寒则紧,从湿则细,伤上则浮,伤下则沉,当因证而合脉。

陈修园曰:此言湿流关节之病也。然湿者六气之一也,但一气中犹有分别。雾露之气为湿中之清,伤人皆中于上。雨水之湿为湿中之浊,伤之皆中于下。亦称太阳者,病由荣卫而入,荣卫皆属太阳也。此条论地气之湿,乃湿之浊者,故曰但当利其小便。若雾露之邪,当以微似汗解之。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

徐忠可曰:此言全乎湿而久郁为热者。若湿挟风者,风走空窍,故痛只在关节。今单湿为病,则浸淫遍体一身尽痛,不止关节矣。然湿久而郁郁则热,故发热。热久而气蒸于皮毛,故疼之所至即湿之所至,湿之所至即热之所至。而色如熏黄者,熏,火气也,湿为火气所熏,故发色黄带黑而不亮也。

沈尧封曰:丹溪云,如造曲然,湿热郁久则发黄色也。

陈修园曰:上节言湿邪痹于内,而不能化热。此节言湿邪郁于内而发于外,化热而为黄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滑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强,上声。苔,通胎。

《金鉴》曰:湿家头汗出者,乃上湿下热蒸而使然,非阳明内实之热蒸而上越之汗也。背强者,乃湿邪重著之强,非风湿拘急之强也。欲覆被向火者,乃一时湿盛生寒,非伤寒之恶寒也。若误以阳明内实之热,上越之头汗,而逐下之,则湿从寒化,即乘虚入于上,则肺气逆而胸满,入于中,则胃不和而为哕,入于下,则膀胱气化不行为小便不利。舌上白滑如胎者,盖以误下热陷,丹田有热也,寒聚于上,胸中有寒也。所以渴欲得水而不能饮,由下有热而生口燥烦,由上有寒而不化生津液,虽口燥舌干而不能多饮也。

钱天来曰:舌上如胎者,若热邪入胃,则舌上或黄或黑,或芒刺,或干硬,或燥裂,皆胎也。此云如胎,乃湿滑而色白,似胎非胎也。此因寒湿之邪陷入于里而在胸膈,命门之真阳不得上升而在下焦。上下不通,故曰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下焦之真火既不得上达,即所谓清阳不升,是下焦无蒸腾之用,气液不得上腾而为涕唾,故渴。又以寒湿在胸,道路阻绝,故虽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燥烦渴也。仲景虽不立治法,以理推之,下文之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即其治也。

王孟英曰:胸中有寒之“寒”字,当作“痰”字解。胸中有痰,故舌上如胎。其津为痰所阻,故口燥烦。而痰饮乃水之凝结,故虽渴而不能饮也。

《甲乙经》:丹田在脐下二寸,任脉气所发,三焦募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尤在泾曰:湿病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利小便。苟非湿热蕴积成实,未可遽用下法。额汗出微喘,阳已离而上行。小便利下不止,阴复决而下走。阴阳离决,故死。

李玮西曰:湿家当利小便,以湿气内淤小便原自不利,宜用药利之。此下后里虚小便自利,液脱而死,不可一例概也。

唐容川曰:此总见湿证无下法也。上节言误下变证,为寒热郁结,此节言误下伤肾,则小便自利,气喘而死。误下伤脾,则大便下利不止而死。观仲景方皆是补土以治湿,则知湿家断无下法也。

问曰:风温相搏,一身尽疼,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师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徐忠可曰:此言风湿当汗解,而不可过也。谓风湿相搏疼痛,原当汗解,值天阴雨则湿更甚,可汗无疑,而不愈何故?盖风性急可骤驱,湿性滞当渐解,汗大出则骤风去而湿不去,故不愈。若发之微则出之缓,缓则风湿俱去矣。然则湿在人身粘滞难去,骤汗且不可,而况骤下乎?故前章曰:下之死。此但云不愈,见用法不当而非误下此也。

程云来曰:兹条为治湿汗之严律。

《活人书》:病人中湿,因而伤风,风湿相薄,一身疼重,是名风湿。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头中寒湿之“中”,去声。内,入声。

章虚谷曰:此所谓雾露清邪中于上也。三阳经脉上头而行于身表,头中寒湿则表气不宣,故身疼发热。肺开窍于鼻而行气于皮毛,邪从鼻入湿遏其阳气上蒸,则面黄。气闭则喘,气壅则头痛鼻塞而烦。皆肺气窒滞不得下降,故脉反大。其与湿中于下,而在阴之脉沉细者,迥不同也。肺通喉,胃通咽,邪在肺不在胃,故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止头中寒湿,故鼻塞。当用辛香苦泄之药纳鼻中,使肺气通达,其湿邪化水从鼻而出则愈。

喻嘉言曰:邪在上焦,里无别病者,但纳药鼻中搐去湿热所酿黄水而已。以鼻窍为脑之门户,故即从鼻中行其宣利之法,乃最神最捷之法也。

鼻塞方

蒲灰  细辛  皂荚  麻黄

上四味等分,为末,调和。内鼻中少许,嚏则愈。

刘昆湘曰:治当散头中之寒而不动经气,渗鼻中之湿复不伤津液,乃为中病之治。于是用纳药鼻中之法,香蒲生水边似菖蒲而小,或生水中,蒲灰即香蒲烧灰存性。皂荚割去皮炒香,细辛、麻黄皆当微炒,取药力辛窜。以随时制用为佳,久留则气散也。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尤在泾曰:身烦疼痛,湿兼寒而在表也。用麻黄汤以散寒,用白术以除湿。

喻氏曰:麻黄得术则虽发汗不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不可以火攻者,恐湿与热合而反增发热也。

程云来曰:若以火攻之,则湿热相搏,血气流溢,迫而为衄,郁而为黄,非其治法。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技

(二两,去皮)

甘草

(一两,炙)

杏仁

(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

(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汗。不得汗,再服;得汗,停后服。

徐灵胎曰:此湿家发汗之主方。

陈灵石曰:身烦疼者,寒湿之邪著于肤表也。肤表实故无汗,无汗则邪无从出矣。方用麻黄发肤表之汗以散表寒,又恐大汗伤阴,寒去而湿反不去,加白术补土生液而除湿气,发汗中寓缓汗之法也。又白术补脾驱湿之功甚大,且能助脾之转输而利水,观仲景用术各方可知。今人炒燥炒黑,土蒸水飘等制,皆失经旨。

《三因方》:麻黄白术汤治寒湿身体烦疼,无汗,恶寒发热者。

(即本方)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鉴》曰:病者谓一身尽痛之病人也。湿家一身尽痛,风湿亦一身尽痛,然湿家痛则重著不能转侧,风湿痛则轻掣不可屈伸,此痛之有别也。湿家发热蚤暮不分微甚,风湿之热日晡所必剧,盖以湿无来去,而风有休作,故名风湿。原其由来,或为汗出当风,或为久伤取冷相合而致。则麻黄杏仁甘草汤发散风湿,可与也明失。

程林曰:一身尽痛发热,风湿在表也。日晡,申时也。阳明王于申酉戌,土恶湿,今为风湿所干,当其王时邪正相搏,则反剧也。

钱天来曰:病因汗出当风,夫汗出则腠理开,当风则风乘腠理矣。风邪既入,汗不得出,从离经之汗液,既不得外出皮毛,又不能内返经络,留于肌腠而为湿,此即人身汗液之湿也。其或暑汗当出之时,伤于纳凉太过,使欲出之汗不得外泄,留著肌腠而致病,与汗出当风无异也。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

(四两,去节)

杏仁

(二两)

薏苡

(半升)

甘草

(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汗出即愈。

按:本方原书分两、煎法乖制,今据《外台秘要》改正。

尤在泾曰:此亦散寒除湿之法。湿痹无寒不作,故以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通泄之用,甘草补中予胜湿之权也。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赵以德曰:此证风湿,皆从表受之。其病在外,故脉浮汗出。凡身重有肌肉萎而重者。有骨萎而重者。此之身重,乃风湿在皮毛之表,故不作疼,虚其卫气而湿著为身重。故以黄芪实卫,甘草佐之,防己去湿,白术佐之。然则风湿二邪,独无散风之药何耶。盖汗多知其风已不留,以表虚而风出入其间,因之恶风尔,惟实其卫,正气壮则风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尤在泾曰: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腰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

(四两)

黄芪

(五两)

白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

生姜

(三两)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虫行皮中,卧取汗。

按:本方原书分两,煎法乖制,今据《千金方》改正。

钱天来曰:脉浮汗出恶风,似乎风邪在表,应用桂枝。而仲景又侦知其卫气已应,皮肤不密,毛孔不闭,所以汗出恶风,乃湿家之表虚者。故用防己利水,以黄芪固表,白术、甘草燥湿补中而已。皆因其表气已虚,卫阳不固,并微似汗之,桂枝亦不轻用矣,非用意渊深而能制方若是耶。

《和剂局方》:防己黄芪汤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一身尽重,四肢少力,关节疼痛,时自汗出,洒淅恶风,不欲去衣。及治风冷客搏,腰脚浮肿,上轻下重,不能屈伸。

(即本方)

《医方集解》:防己黄芪汤治诸风诸湿,麻木身痛。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附子汤主之。

徐忠可曰:此言风湿有在伤寒后,而兼阴分虚寒者,即当顾其本元,而分别行阳燥湿之法。谓伤寒八九日正邪解之时,乃因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言热不言汗,则表邪欲解而热微。使呕且渴,则里有热矣,今不呕渴,则脉浮风也,浮而虚涩,寒湿在内而外阳不行也。故以桂枝汤去芍加附以开寒痹,并行通体之风湿。然桂枝所以行荣卫而走表者,若大便坚小便自利是表里无病,病在躯壳,无取治表,即去桂加术以壮肠胃之气。使燥湿之力从内而出,则风之挟湿而在躯壳者,不从表解而从热化也。故曰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云。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

(四两,去皮)

附子

(二枚,炮)

甘草

(三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徐灵胎曰:此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但彼桂枝用三两,附子用一枚,以治下后脉促胸满之证。此桂枝加一两,附子加二枚,以治风湿身疼脉浮涩之证。一方而治病迥殊,方亦各异,细思之各当其理,分两之不可忽如此,义亦精矣。后人何得以古方,轻于加减也。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

(一两)

附子

(一枚,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一两半)

大枣

(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后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耳。

冒,莫道切。

章虚谷曰:此言身如痹者,以风湿阴凝之邪初服通阳之药,其气痹结难开也,既而又如冒者,瞑眩也,药与邪争,药力不胜。若药勿瞑眩厥疾不瘳,其斯之谓欤。

按:上方用桂枝,是重在解表分之风邪。此方用白术,是重在祛脾肾之寒湿。盖小便自利为湿痹之危候,故当用附子急固其本元也。

《和剂局方》术附汤治风虚,头目眩重,甚者不知食味。此药暖肌补中,助阳气,止自汗。

(即本方)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喻嘉言曰:此条复互上条之意,而辨其证之较重者。风则上先受之。湿则下先受之,逮至两相搏聚,注经络、流关节、渗骨体躯壳之间,无处不到则后处不痛也。痛不可近,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小便不利,或身微肿,正相搏之最剧处。于中短气一证,乃汗多亡阳,阳气大伤之征。故用甘草附子白术桂枝为剂以复阳,而分解外内之邪也。

尤在泾曰:此亦湿胜阳微之证,其治亦不出助阳驱湿,如上条之法也。盖风湿在表,本当从汗而解,而汗出表虚者,不宜重发其汗。恶风不欲去衣,卫虚阳弱之征。故以桂枝、附子助阳气,白术、甘草祟土气。云得故汗则解者,非正发汗也,阳胜而阴自解耳。

程郊倩曰:已上二条虽云风湿相搏,其实各夹有一“寒”字在内,即三气合而为痹之证也。邪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足痛。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

(二两,炙)

附子二枚

(炮,去皮)

白术

(二两)

桂枝

(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佳。

柯韵伯曰:此节桂枝附子汤加白术去姜枣者也。前证得之伤寒,有表无里;此证因于中风,故兼见汗出身肿之表,短气小便不利之里,此《内经》所谓:风气胜者为行痹之证也。然上焦之化源不清,总因在表之风湿相搏,故于前方仍重用桂枝,而少减术附去姜枣者,以其短气而辛散,湿泥之品非所宜耳。

王晋三曰: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药。风淫于表,湿流关节,治宜两顾。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胜风。独以甘草冠其名者,病深关节,义在缓而行之。若驱之太急,风去而湿仍留,返遗后患矣。

徐忠可曰:湿有因病转者,有积渐浸淫者,有因湿传热者,有下热而胸仍寒者,有上湿而下仍寒者。总是湿性粘滞,挟风则上行,因虚或寒则偏阻,积久则痹著。性命关头在内之元气,故始终戒下忌泄。而治法唯发汗渗湿为主,外有痹著兼补之,内有积寒兼温之。

专题:伤寒杂病论会通
来源:《伤寒杂病论会通》
上一章:目录
下一章:伤燥脉证并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