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53.太阳病…

伤寒论第153条

任应秋
任应秋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校勘】《玉函经》《脉经》:“心上”有“则”字;“”字下有“如此”二字。《脉经》:“烧”作“火”。

【串解】成无己云:“太阳病因发汗,遂发热恶寒者,外虚阳气,邪复不除也。因复下之,又虚其里,表中虚邪内陷,传于心下为痞,发汗表虚为竭阳,下之里虚为竭阴,表证罢为无阳,里有痞为阴独,又加烧针,虚不胜火,火气内攻,致胸烦也。伤寒之病,以阳为主,其人面色青,肤肉动者,阳气大虚,故云难治,若面色微黄,手足温者,即阳气得复,故云易愈。”

本条重点在说明,“痞证”有阳气易愈,无阳气难治,即是说机体机能没有受到大的损伤,痞证还无碍,如果机能不好了,病体的恢复就很困难。

【语译】患太阳病表证,固然应当发汗,但发汗不得当,调节机能反而遭到伤害,发热恶寒的表证仍然得不到解除。假如又错误地用泻下剂,而引发了痞满症,便弄得表里不和,阴阳两伤,正气衰弱了而邪气加剧。万一更错误地施用烧针治疗,胸腹部不仅痞满,抑且烦躁不安,面部出现贫血的青黄色,肌肤失去营养而动,这是虚弱已极的现象,病证很难治疗了。如面色逐渐转黄而不苍白,手足亦较过去温暖,这说明正气已逐渐恢复,病亦可能逐渐好转了。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第153条
下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153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