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68.伤寒若…

伤寒论第168条

胡希恕
胡希恕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伤寒若吐若下”,是皆属误治。那么,虚其里,邪热入内而结于里,病七八天不解,热结在里了。热实于里,它必定要反映到外头来,所以方才我们讲的“身无大热”。那么如果这个热,里实得厉害,它一定蒸于外,所以说“表里俱热”,身大热。白虎汤就是治身大热的,但是它还没有到蒸蒸汗出这个地步。

“时时恶风”,就是人体热了,则感觉外边的风寒来袭,也是时时怕风。

“大渴”,渴得厉害。“舌上干燥而烦”,这是石膏证。舌上干燥,同时感觉发烦,咱们讲大青龙汤,不汗出而烦躁,那就是里热的石膏证的反应。

“欲饮水数升”,那么热伤了津液,热就想喝水,再伤了津液他就更想喝水,所以“欲饮水数升”,就是现在说连续喝几碗才痛快。

这个要用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那么后人也认为时时恶风,他是有表证。石膏也解表,(我认为)这是错的,后头要解释的。

这就是白虎汤加人参,人参这个药咱们前面讲过。心下痞硬,是胃虚,胃虚就不能行津液,我们人身上的津液化生于胃,胃虚则津液就不能行了,也就不能纳食了,吃了也不消化,津液当然就不能补益上来。那么热伤了津液,胃再虚,一定会渴得厉害。所以白虎汤加人参,(为什么要加人参?)非亢进胃气才能恢复津液。古人方子就这样子。后世的方子(如遇到上述情况)就加麦冬、生地了,滋阴,光滋阴,但胃要是不好,也是白搭啊。所以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人参。有石膏、知母,这个方药很寒,足以祛热。津液不生不行啊,所以加人参。

我们看看《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个(书)合起来看白虎汤,白虎汤都不渴,可是全是舌干,口舌咽干。(如果)大渴的时候都要加人参,这个地方用药上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不是说遇到渴就得滋阴,不是那个情形。那么(本条)这个是有热了,咱们说热盛伤津液,达到了相当程度就要大渴。大渴,则在寒药里面加人参鼓舞胃气就行了。这个方子(白虎加人参汤)也是这样的。

知母也是寒性的药物,它解烦,白虎汤证烦得相当厉害了。知母它祛热的力量也挺强,与石膏并用更能祛烦。可是你用寒药要顾全胃,所以用甘草、粳米。这个地方都相当好。咱们治病有人喜欢单打一:用苦寒就是苦寒,用辛温就是辛温,这不行!石膏这个药最伤胃了,要是连续大量吃石膏,(倘若)不想安中养胃的法子,那食欲马上就减下来了,(所以)他又用甘草、粳米,粳米熟了就成米汤,它起黏化作用,它使胃不受伤,光能祛热。所以古人(白虎汤)这个方剂妙不可言,它不伤胃。那么要是大渴引饮,还要加人参。它底下有解释。所以这个它不是表证。

上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168条
下一章:曹颖甫·伤寒论第168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