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74.伤寒八…

伤寒论第174条

陈修园
陈修园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注】风湿相搏,有从伤寒所致者,其证奈何?伤寒八日,当阳明主气之期;九日,当少阳主气之期,宜从少阳之枢而外出矣。乃不解而复感风湿,合而相搏,寒邪拘束,故身体疼;风邪煽火,故心烦;湿邪沉着,故不能自转侧;邪未入里,故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以浮虚为风,涩则为湿也。此风多于湿,而相搏于外,以桂枝附子汤主之。若患前证,其人脾受湿伤,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大便硬,愈硬而小便愈觉其自利者,脾受伤而津液不能还入胃中故也。此为湿多于风,而相搏于内,即于前方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湿若去,则风无所恋而自解矣。

此节合下节,皆言风湿相搏之病也。但此节宜分两截看:“风湿相搏”至“桂枝附子汤主之”作一截,言风湿相搏于外也;“若其人”至“去桂枝加白术汤之”又作一截。言风湿相搏于内也。要知此节桂枝附子汤是从外驱邪之表剂,去桂加白术汤是从内撤邪之里剂,下节甘草附子汤是通行内外之表里剂也。

上一章:陈慎吾·伤寒论第174条
下一章:恽铁樵·伤寒论第174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