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经解

以上八节,太阴热病也。

姚球
姚球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数(涩)相搏,大便则难(硬),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趺阳主脾胃,脾胃为气血之原,脾主阴而胃主阳,更虚更实之经也。脉浮则无血,血少则阳盛,故曰胃气强。小便,津液所化,小便数,则津枯脉涩。涩则脾血不润,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大便硬。约者,约束津液,便秘结也。麻仁丸,润而通之也。

麻仁丸

麻仁二升,煮  芍药八两  枳实八两  大黄一斤  厚朴一斤  杏仁一斤,熬

上六味为末,蜜丸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和为度。

枳、朴、大黄,小承气(也),用之以泻胃强。麻仁、芍药,以健脾血,血润则便调。杏仁以利肺气,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气调,则肠润而便行也。丸者,取其缓下也。

此节,太阴阳结症也。

无阳阴强,大便鞕者,下之,必清谷腹满。

无阳则寒,故阴强。阴虽强,无气化血,故大便硬也。下法所以治阳盛之症,寒而下之,则脾气不运,故必腹满而下利清谷也。

此节,太阴阴结症也。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脾为统血之藏,血不润,则大便闭结。阳结者,火有余,血不足也。火能化谷,故能食。血不润肠,故大便闭。脉浮数者,浮无血,数火盛也。火盛故曰实。十七日剧者,阳数九而性速,故不及两周而剧也。阴结者,血枯而寒也。寒不化谷,故不能食。寒而食少,则大气虚,故身重。血枯,故大便难。脉沉迟者,寒而枯涩也。十四日剧者,阴数六而性迟,迟则两周之后,更俟二日而始剧也。期二九、二六者,阴阳以两而定,加倍法也。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车盖者,士大夫之绢伞也。蔼蔼如车盖,脉浮缓、上大而中空也,乃火盛血枯之症,故病阳结。长竿,长竹木也。垒垒如循长竿,脉长迟而劲急也,乃血虚寒滞之诊,故病阴结。羹上肥,羹汤上面油脂也。瞥瞥如羹上肥,脉轻浮无根而乍聚乍散也。萦萦如蜘蛛丝,脉柔弱无力而忽来忽去也,故为阳气衰微之诊。泻漆者,倾漆于器也。绵绵如泻漆之绝,脉欲绝不绝、连绵大耎、软而忽断,故为亡血之诊也。

此二节,因结症而详辨脉症之阳阴也。

太阴症(证)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亥子丑,太阴所为旺之三时也。欲解者,正王则邪(不)胜而解也。

专题:伤寒经解
来源:《伤寒经解》
上一章:以上七节,太阳风寒两伤之伤寒也。
下一章:伤寒经解卷六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