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汲古

辨霍乱脉证并治

周岐隐
周岐隐

师曰:霍乱属太阴。霍乱必吐利,吐利不必尽霍乱。霍乱由寒热杂合,混乱于中,热气上逆故吐,寒气下注故利,故曰霍乱。有饮食不节,拥乱于中,令消化失力,消化失力,则升降不利,浊应降而上升故吐清,应升而下降故利,名曰宿食霍乱。乃有霍乱兼少阳、少阴暑气、疫气者。若胃寒脾湿,亦令吐利,非霍乱也。(第二条)

霍乱吐呕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理中汤主之。(第四条)

霍乱先吐后利,腹中满痛,无寒热,此伤于食,名曰宿食霍乱。脉濡弱而塞者,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主之。(第五条)

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半夏(一升)  枳实(一两半)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吐多者,频服,少少与之。

霍乱,胸中满,欲吐不吐,下利时疏,无寒热,腹中绞痛,脉俱弱,寸口结者,此食停于上,宜烧盐汤吐之,令谷气空虚自愈。(第六条)

霍乱往来寒热,胁下痛,下利吐胆汁,此为兼少阳。脉弱而弦者,小柴胡加白术茯苓汤主之。(第七条)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斤,洗)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余如小柴胡加减法。

霍乱吐呕,下利清谷,手足厥冷,此为兼少阴。脉沉而迟者,宜四逆汤主之。(第八条)

霍乱吐下发热,其人必脾湿胃燥,此为兼阳明。脉濡弱而大者,宜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主之。(第九条)

白术(三两)  石膏(半斤)  半夏(半升)  干姜(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六合,日三服。

霍乱吐甚蛔出,下利时密时疏,身微热,手足厥冷,面色青,此为兼厥阴。脉沉弦而紧者,宜四逆汤加吴茱萸黄连主之。若唇青目内陷,或如痓状者,皆不可治。(得九条)

附子(一枚)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吴茱萸(半升,汤洗七遍)  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霍乱,吐利口渴,汗出短气,此为兼暑气。脉弱而濡者,宜白术茯苓半夏泽泻栝楼根汤主之。(第十条)

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半夏(半升)  泽泻(一两六钱)  栝楼根(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短气甚者,加人参三两。

霍乱兼疫气,必霍乱死后,尸气流传,相染为病。当按法治之。但剂中宜香气之品以逐之。沉香丁香香蒲入汤佳。(第十一条)

饮水即吐,食谷则利,此胃为寒,非霍乱也。脉迟而弱,人参干姜半夏生姜汤主之。(第十二条)

人参(二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下多者,加术二两。

腹中胀满而痛,时时上下。痛气上则吐,痛气下则利,此为脾湿,非霍乱也。脉濡弱而滑,茯苓白术泽泻干姜厚朴汤主之。(第十三条)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泽泻(二两)  干姜(二两)  厚朴(一两六钱)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霍乱证有虚实,因其人本有虚实,证随本转。虚者脉濡弱,实者脉急促。虚者宜理中汤,实者宜黄连黄芩干姜半夏汤主之。(第十四条)

专题:伤寒汲古
来源:《伤寒汲古》
上一章:伤寒汲古上
下一章:黄连黄芩干姜半夏汤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