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汇注…

录张隐庵先生序例

汪莲石
汪莲石

《伤寒》原名《卒病论》,非必风伤卫、寒伤荣也。《素问·玉机篇》云: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灵枢·五变篇》云: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素问·皮部篇》云: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灵枢·制节篇》云: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可知风寒皆外邪,先客皮毛,后入腠理;留而不去,则入于经;再留不去,则入于腑。亦不能泥脉缓为中风,脉紧为伤寒之说。《本论》“太阳篇”云,伤寒脉浮而缓;“阳明”、“太阴篇”云,伤寒脉浮而缓;“太阳篇”云,脉紧者必咽痛;“阳明篇”云,脉浮而紧者必潮热。须知阴邪伤阴,阳邪伤阳。邪正同类,两不相持,则其脉缓;寒邪伤阳,热邪伤阴,邪正阴阳两相搏击,则其脉紧也。亦无伤寒恶寒、伤风恶风之说。《本论》云: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又云:太阳中风,啬啬恶寒。须知寒为太阳之本气,风乃寒中之动气。病太阳而皮毛凝敛则恶寒,病太阳而皮毛开发则恶风。风邪始入,毛窍未开,虽中风而亦恶寒;寒入于肌,邪伤腠理,虽伤寒而亦恶风也。至伤寒无汗、中风有汗之说,更不能泥。《本论》伤寒脉浮自汗出,又太阳中风,不汗出而烦躁。须知风在皮毛亦必无汗,寒入肌腠,亦当有汗也。又谓伤寒宜麻黄汤,中风宜桂枝汤者,《本经》麻黄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凡病在皮毛,麻黄可用。桂枝气味辛甘,《本论》用以解肌,凡病在肌腠,桂枝可用。《本论》恶风、无汗而喘,宜麻黄汤;喘而汗出,麻杏甘石汤;外证未解,宜桂枝汤;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可证也。

三阳三阴,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无病则运行不息。外感风寒,则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入于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司天,六气在泉,皆始于厥阴,终于太阳。《本论》中纪日者,言正气也;传经者,言病气也。《素问》云:传者,乘也。乃从此乘彼之意也。三阴三阳,乃人身经气,而各有部:太阳分部于背,阳明分部于胸,少阳分部于胁,太阴分部于腹,少阴分部于脐下,厥阴分部于季胁、少腹之间。其六气纪日,一曰太阳,二曰阳明,其次相纪,皆以正气为主,兼论病邪之有无。后之读者,因证而识正气之出入,因治而知经脉之循行,则取之有本,用之无穷矣。

专题:伤寒论汇注精华
来源:《伤寒论汇注精华》
上一章:自序
下一章:节录喻嘉言先生尚伤寒论大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