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386.霍乱头…

伤寒论第386条

刘渡舟
刘渡舟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干姜已上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解析】本条论述霍乱兼有表证的治法。

既言霍乱,必暴然而作吐利,同时伴有头痛、发热、身疼痛等表证,则属表里同病,其治当根据表里寒热的不同病情而施以不同的治法。若以表证、阳证为主,即“热多”,见口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者,则治以五苓散,表里两解,通阳化气,利小便而实大便,且五苓散又有行制节之令的作用,能升清降浊而调脾胃。若“寒多”的,即以寒湿之邪为主,见口不渴,“不用水”者,即“自利不渴,属太阴也”的互义。则治以理中丸,温化中焦寒湿。

理中丸用人参、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脾阳得复,寒湿得去,则升降调和而吐利自止。本方为治太阴虚寒证的主方,因其作用在于温运中阳,调理中焦,故取名“理中汤”。本方又名人参汤,亦治虚寒性的胸痹证。本方煎服法,有几点需加以说明:

1.原为丸剂,亦可作汤服,为一方二法。病缓需久服者,可用丸;病急或服丸效差者,应用汤剂。

2.服药后腹中转热,是见效的反映,“腹中未热”不效,可加量;仍不效,更见腹冷痛、畏寒、手足冷、下利清谷者,可加附子而脾肾兼治。

3.为增强药效,温养中气,服药后可喝热粥,并温覆以取暖。

4.若是中焦虚寒下利,又夹热见大便黏液不爽者,可加黄连,为连理汤;兼胃寒吐逆不止,可加丁香、吴茱萸,为丁萸理中汤;兼吐蛔者,可加乌梅、川椒,为椒梅理中汤。随证加减,临床均有较好疗效。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386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386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