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绪论

咽喉干痛

张璐
张璐

咽痛非有大热则为大寒,治之一误,死生立判。如太阳病误下误汗,亡阳漏风,及热传阳明,热传少阳,热传少阴,寒中少阴,种种不同,不可概以为热盛也。

夫咽者,胃之门,热邪传入阳明,则咽但干而不痛,若热毒势盛,亦有燥渴引饮而痛者,但须以表热里实,分经腑而汗下之。

阳明病头眩,能食而咳必咽痛,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若六七日不大便,热蒸头疼,面热咽痛者,调胃承气汤。

若脉弦胁痛,而见口燥咽干,则属少阳矣。

有汗下后虚烦口燥咽干,竹叶石膏汤,冬月小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根。

有太阳病下之,若脉浮紧者必咽痛,此邪热仍在膈上也,小建中加桔梗。

有大汗不止,亡阳漏风而咽痛,脉反沉紧者,此阳虚而阴气上乘也,桂枝加附子汤、白术附子汤选用。

有表邪传少阴经而咽痛者,以其经上循喉咙故也,其脉必数而有力,其证必躁渴引饮,便溺闭涩短赤,急当下夺以泄其热也。

少阴病,咽痛四逆,泄利下重者,四逆散。

若口燥咽干而渴,腹胀不大便,或下利纯清臭水者,急下之,大承气汤。

风热挟饮上攻少阴,咳而咽痛,半夏散及汤,阴邪上结,咽疮声不出者,苦酒汤。

若直中阴经,而咽喉骤痛,不肿不渴,始病无发热头痛,脉来沉紧而细,其证呕吐清水,泻利清谷,便溺清利,或躁极闷乱,渴不能饮,脉来疾数无伦者,此寒气客于少阴之经,虚阳上逆之候,阴故暴,阳即不暴耳,四逆汤、附子汤急温之。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喉痛面赤者,通脉四逆汤加葱白、桔梗。

暴病暴死,发即咽痛腹满者,此疫毒发于少阴也,一味金汁灌之。

若肾水本虚而龙火势盛,必挟涎饮于上,所以一发即肿痛闭塞也,急当砭破出血涌泄痰涎,后以六味丸斤许,浓煎牛膝麦冬五味汤调化频服。

凡阳邪上逆而咽痛,宜甘寒以解其热,并噙蜜煎黄柏以佐之。阴寒闭塞而咽痛,当辛温以散其结,并噙蜜煎附子以佐之。其冬温、风温、温病、热病、阴毒、阳毒、温毒,皆有咽喉干痛。各随本例治法,但加甘桔为引可也。

专题:伤寒绪论
来源:《伤寒绪论》
上一章:温病、风温
下一章:失音不语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