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71.太阳病…

伤寒论第71条

恽铁樵
恽铁樵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原注: 即猪苓散。 是。 《脉经》“后”作“若”,“干”字作“燥”,无“烦躁”之“躁”字。欲得饮水,《玉函》作“其人欲引水”。《玉函》《脉经》“少少与”作“当稍”二字,“胃气”作“胃中”。“五苓”前,成本、《玉函》并有“与”字,非也。

汪琥云:此条论当作两截看。“太阳病发汗后”云云,至“胃气和则愈”,此系胃中干,烦躁作渴,止须饮水以和胃气,非五苓散证也。“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此系水热结于膀胱而渴,乃为五苓散证。太阳病,乃合中风伤寒而言之也。方、喻列入中风,何其执也。

魏荔彤云:大汗出,所谓“如水流漓”也,于是胃中津液受伤而干,因干而燥,因燥而烦,因烦躁而不得眠。此一串而至者,惟恐人误认为传里之燥烦,误下也,于是标出“欲饮水者”一证。

张志聪云:不可恣其所欲,须少少与饮之。

《医宗金鉴》云: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则是太阳表邪未罢,膀胱里饮已成也。经曰:膀胱者,津液之腑,气化则能出矣。今邪热熏灼,燥其现有之津,饮水不化,绝其未生之液。津液告匮,求水自救,所以水入则消渴而不止也。用五苓散者,以其能外解表热,内输水腑,则气化津生,热渴止而小便利矣。

方有执云:消,言饮水而小便又不利,则其水有似乎内自消也。渴,言能饮且能多也。

张锡驹:按“大汗出,胃中干”者,乃胃无津液而烦躁,故与水以润之。“小便不利消渴”者,乃脾不转输,水津不布而消渴,故用五苓以散之。若胃中干者,复与五苓散,利其小便,则愈干矣。故《阳明篇》云“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丹波元简云:《伤寒准绳》:张兼善曰:烦渴用白虎汤。宜也。其五苓散渗津液,何哉?曰:白虎乃表证已解,邪传里而烦渴者用之。今脉尚浮,身有微热而渴,乃表邪未全解,故用桂枝之辛和肌表,白术、茯苓之甘淡以润虚燥也。

铁樵按:自此至七十七条,为五苓散证,与前苓桂甘枣、苓桂术甘大同小异,不离一个“水”字。凡水入胃,吸收入于血液,其命意在使血液稀薄,利于运行。血液稀薄,然后能分润各脏器。各脏器得此分润,分工制造之,以成内分泌,然后有唾、有涕、有泪、有汗、有精、有黏液、有尿。汗与尿,其专职在排泄糟粕。涕泪、黏液,其专职在保护官能。精之为用,目的在生殖,而使本身发营滋长,实为生殖之手段,此生理形能之大略也。详说在《新生理》第四篇。凡在健体,此种机能均不失职;凡百疾病,亦无非此种机能失职。失职则各种液体非过多即涸竭。大约初步则过多,最后则涸竭。过多则脏器坏,涸竭则脏气死。是故泪过多则目不明,涕、吐过多则肺萎缩,溲过多则胃消渴,汗过多则体温散亡。又全身液体之总量,有其一定程限,甲种液消耗过多,则乙种液不敷供给,故汗多者口必渴,溲多者汗则少,大便水泻,溲则无有。又在健体,排泄与吸收,类能保持平均,病则欹侧,失其平均。既经欹侧,遂成一往不返之局,故咳甚者可以成肺炎,溲多者可以成消症,停水者可以成水肿,此则病理之形能也。当其既已欹侧之顷,形质尚未大坏之时,须制止其一往不返之局。则涓涓之塞,毫毛之斲,医药所当有事也。本论六十八节“脐下悸,欲作奔豚”与本节“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正是已失平均,制止其一往不返者,发汗至大汗出,汗液消耗太多,唾液不敷供给,是即失其平均。唾液少,乃其著于外者。须知唾液既少,内部各种液体皆少,胃中急待吸收外来之液体以为救援,故云胃中干。液为阴,热为阳,阴阳互为消长,失液既多,内热且作,虽未至于阴虚而热,实已有阴虚而热之倾向,故烦躁胃不和,照例不得眠。液少则更甚,故云“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即渴欲饮水自救。太骤则不及吸收,故云“稍稍与饮”。“令胃气和则愈”句,“胃和”对“胃中干”而言,“则愈”对下文“微热”而言。本无热,所苦者,只是胃中干,故胃和则愈。其云“脉浮微热,虽大汗而仍有微热也。小便不利者,不得疏泄也。消渴者,饮水多渴不解”,是予之太骤,不及吸收也。在外仅微热,在里乃消渴,是热聚于里可知。因热聚于里,胃中干,引水自救,却因予之太骤,不及吸收,饮虽多,不解,而成消渴症象。愈是消渴,愈是饮多,因而不及排泄,因而停水,此数事皆相因而至,且皆愈趋愈甚,所谓一失平均,遂成一往不返之局。用五苓散,所以制止此一往不返者也。五苓何以能制止?盖此病之紧要关键,在表微热而里消渴。桂枝和营达表,可以使热趋里者转而向外。病之形能,必不表里俱热,既能达表,则里热必减,理势然也。此机括一转,其余各节无不随之俱转。更以猪苓助其排泄,溲通则水不聚,营和则血行成轴,脉管中渗漏亦少,参观《新生理》第四篇。胃肠之吸收,亦复常态,尚何有于一往不返之虞?此五苓散之所以神妙也。准此以谈,则方中桂枝,乃极重要之药,后人用此方畏桂枝之辛温而去之,名为四苓,失之远矣。但桂枝禁例仍不可忽,假如无汗暵热,自非五苓证,若舌干而绛者,桂枝亦非宜。须知五苓证,虽渴乃燥湿不能互化,唇虽焦,其舌面决不干燥也。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 去皮泽泻一两六铢。 成本” 铢” 后有” 半” 字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成本、《玉函》无“枝”字,后人故生异议。考成氏本注,并《伤寒明理论》俱作“桂枝”,知其脱误也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捣为散,《金匮》、成本、《玉函》作“为末”二字,《千金翼》作“各为散,更于臼中治之”,《外台·天行病》作“为散水服”,《千金》亦作“水服”。多饮暖水,《千金》无“暖”字,《外台·温病》作“多饮暖水,以助药势”。成本无“如法将息”四字。

张锡驹:散者,取四散之意也。茯苓、泽泻、猪苓,淡味为渗泄者也,白术助脾气以转输,桂枝从肌达表,外窍通而内窍利矣,故曰“多饮暖水,汗出愈”也。

汪琥云:方中用术,昔贤如孙真人、朱奉议、许学士等皆用白术,近医方中行、喻嘉言改用苍术。然苍术过于燥烈,不若白术之甘平滋腻,能补津液而润燥。纵使仲景时无白术,于今业已有之,在医人亦可权宜取用。方后云“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此即桂枝汤方下“啜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之义。建安许氏云:五苓散,乃汗后一解表药。于此可见。

魏荔彤云:五苓必为散,以白饮调服,方能多服暖水,而汗出始愈。设煎汤而服,则内外迎拒,药且不下。故必服药如法,然后可效。

丹波元简云:按《伤寒明理论》曰:苓,令也,号令之令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马永卿《懒真子录》云:关中名医骆耕道曰:五苓散五味,而以木猪苓为主,故曰五苓。庄子之言曰: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壅也,豕零也,是时为帝者也。《疏》云:药无贵贱,愈病则良。去水则豕零为君。豕零,木猪苓也。二说未知何是,姑两存焉。

又云:按白饮,诸家无注,《医垒元戎》作“白米饮”,始为明晰。《活人书》作“白汤”,恐非也。

又云:《直指》:五苓散,治湿症小便不利。经云: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治伤暑烦渴,引饮过多,小便赤涩,心下水气。又流行水饮,每二钱,沸汤调下。小便更不利,加防己佐之。又治尿血,内加辰砂少许,用灯芯一握,新水煎汤调下。又治便毒,疏利小便,以泄败精,用葱二茎,煎汤调下。

《千金方》:五苓散,主时行热病,但狂言烦躁不安,精彩言语不与人相主当者。

《和剂局方》:辰砂五苓散,治伤寒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志昏沉,狂言谵语,如见鬼神,及治瘴疟烦闷不省者,即本方加辰砂。如中暑发渴,小便赤涩,用新汲

水调下。小儿五心烦热,焦躁多哭,咬牙上撺,欲为惊状,每服半钱,温熟水下。

《三因方》曰:己未年,京师大疫,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无他,温疫也。丹按《医说》引《信效方》。又五苓散,治伏暑饮热,暑气流入经络,壅溢发衄,或胃气虚,血渗入胃,停留不散,吐出一二升许。

《伤寒百问·经络图》:五苓散,又治瘴气温疟,不伏水土,黄疸或泻。又治中酒恶心,或呕吐痰水,水入便吐,心下痞闷。又治黄疸,如黄橘色,心中烦急,眼睛如金,小便赤涩,或大便自利。若治黄疸,煎山茵陈汤下,日三服。

《济生》:加味五苓散,治伏暑、热二气,及冒湿泄泻注下,或烦,或小便不利,于本方加车前子。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71条
目录